流产尤其是不全流产、反复流产等会增加输卵管堵塞风险,药物流产和人工流产致输卵管堵塞风险不同,流产后可通过注意个人卫生、观察身体状况及特殊人群加强监测等措施预防输卵管堵塞
不同流产方式与输卵管堵塞风险
药物流产: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时间较长,子宫环境有利于病原体滋生,若发生感染,累及输卵管的可能性存在。有数据显示,药物流产后发生输卵管炎症进而导致堵塞的发生率虽较人工流产可能相对低一些,但仍不可忽视。
人工流产:手术操作过程中,如果消毒不严格、手术器械损伤等,都可能引起盆腔感染,进而影响输卵管。多次人工流产的女性,输卵管堵塞的风险显著增加。因为多次手术对生殖系统的损伤累积,炎症反复刺激,输卵管粘连、堵塞的几率大幅上升。
流产后预防输卵管堵塞的措施
注意个人卫生:流产后要保持外阴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勤换内裤,一个月内禁止性生活和盆浴,防止病原体入侵。
观察身体状况:密切关注阴道流血情况及有无腹痛、发热等症状,若出现异常,如阴道流血超过10天、腹痛加重、发热等,应及时就医,排查是否有盆腔感染等问题,以便早期发现输卵管炎症等情况并及时处理。
对于特殊人群:年轻女性若有流产计划,应充分了解流产可能带来的风险,尽量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流产手术,以降低手术相关感染等风险。有过流产史且计划再次妊娠的女性,若备孕一段时间未成功,应及时进行输卵管相关检查,如输卵管造影等,了解输卵管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而对于有多次流产史、本身有盆腔炎等基础疾病的女性,在流产后更要加强监测,因为这类人群发生输卵管堵塞的风险更高,需要更密切关注生殖系统状况,必要时进行预防性的抗炎等处理来降低输卵管堵塞的发生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