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依赖症属于精神疾病范畴,其发生与大脑神经递质系统改变密切相关,不同年龄、性别、有既往精神疾病病史人群表现有差异,临床有精神异常、情绪障碍及戒断精神症状等表现,长期大量社交饮酒人群易发展为相关精神障碍
从病理机制角度分析
酒精依赖症的发生与大脑神经递质系统的改变密切相关。长期大量饮酒会影响多巴胺、γ-氨基丁酸等神经递质的平衡。多巴胺系统在奖励机制中起重要作用,酒精会刺激多巴胺释放,使患者体验到愉悦感,从而强化饮酒行为;而γ-氨基丁酸是抑制性神经递质,长期饮酒导致其功能异常后,会引发戒断时的兴奋等精神症状表现。不同年龄的人群,由于大脑发育程度、代谢功能等差异,酒精对大脑神经递质系统的影响程度和表现形式会有所不同。例如,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对酒精依赖相关神经递质变化的适应和调节能力更弱,更容易出现严重的戒断精神症状。性别方面,女性在酒精代谢等生理特性上与男性存在差异,一般女性对酒精更敏感,在相同饮酒量下更容易出现酒精依赖相关的精神病理改变。有既往精神疾病病史的人群,本身存在精神系统的基础问题,饮酒后更易诱发或加重酒精依赖相关的精神障碍表现。
从临床症状表现来看
患者会出现精神方面的异常,如对酒精的认知偏差,强烈的依赖欲望驱使其不断寻求饮酒,即使知道饮酒会带来身体、社会功能等多方面的损害仍无法自制,这属于明显的精神层面的失控表现。同时还可能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在停止饮酒时出现震颤、幻觉、妄想等典型的戒断精神症状,这些都符合精神疾病的临床症状特点。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例如长期大量社交饮酒的人群,更容易在酒精使用过程中逐步发展为酒精依赖症相关的精神障碍,因为频繁的酒精摄入强化了其大脑中的成瘾性神经通路,加速了精神病理改变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