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胸超声是初步筛查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常用手段可检测心脏瓣膜是否有≥10mm赘生物及反流情况,经食管超声较清晰能发现细微赘生物对未明确诊断患者价值大,超声检查需关注瓣膜形态及反流情况并结合基础病史综合判断。
一、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应用
经胸超声心动图是初步筛查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常用手段,可检测心脏瓣膜上是否存在赘生物,一般能发现直径≥10mm的赘生物,若合并感染相关临床表现时高度提示该病。其能观察瓣膜反流情况,若原有瓣膜反流加重或新出现反流,结合其他表现需考虑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可能,不同年龄患者因心脏结构发育差异,超声图像解读需结合年龄特点,儿童心脏腔室等结构与成人有别,需更精细分析。
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应用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相较于经胸超声心动图能更清晰显示心脏结构,尤其对主动脉瓣、二尖瓣等部位赘生物检出率更高,可发现直径<5mm的细微赘生物,对临床高度怀疑但经胸超声未明确诊断的患者价值显著。性别因素对超声表现影响相对较小,但在病史结合时,女性患者若有妊娠等特殊情况,需在超声检查及诊断中综合考量其生理状态对心脏结构及血流的影响,以准确判断是否符合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超声表现。
三、超声检查关注的心脏瓣膜形态及反流情况
超声检查需密切关注心脏瓣膜形态改变,如瓣膜增厚、钙化等,若存在此类改变且合并赘生物及感染相关表现,支持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诊断。同时要留意瓣膜反流情况,原有瓣膜反流加重或新出现反流,结合赘生物等超声表现综合判断。有基础心脏病史患者进行超声检查时,需将基础病史与超声所见紧密结合,比如患者既往有风湿性心脏病病史,超声发现瓣膜赘生物及反流加重,更应考虑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可能,不同病史对超声诊断的提示意义不同,需全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