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所称三度宫颈糜烂是基于宫颈柱状上皮异位范围的分类现明确非真性糜烂,生理性柱状上皮异位多因雌激素水平变化引起常见于特定人群一般无明显症状通常定期宫颈癌筛查,病理性改变有接触性出血等情况需进一步检查,育龄女性重视定期宫颈癌筛查,孕期多为生理性改变异常出血需就医排查,有宫颈病变风险人群除定期筛查外异常需遵医嘱进一步处理。
一、概念界定
过去所称的“三度宫颈糜烂”是基于宫颈柱状上皮异位范围的一种分类描述,现已明确宫颈糜烂并非真性糜烂,而是因雌激素作用导致宫颈管内柱状上皮外移至宫颈表面,外观呈现类似糜烂的改变。按照既往划分标准,三度宫颈糜烂指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糜烂面积大于宫颈总面积的2/3。
二、生理性与病理性区分
1.生理性柱状上皮异位:多因雌激素水平变化引起,常见于青春期、生育期女性(因体内雌激素分泌旺盛)、口服避孕药或妊娠期女性,一般无明显症状,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如TCT和HPV检测)即可。
2.病理性改变:若出现接触性出血、白带异常增多且伴有异味等情况,需警惕可能合并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甚至宫颈癌等病理性改变,此时需进一步通过阴道镜检查及组织活检等明确病因。
三、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1.育龄女性:由于雌激素波动明显,需重视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一般建议21~29岁女性每3年行TCT检查,30~65岁女性每5年联合行TCT和HPV检测,以便早期发现宫颈病变。
2.孕期女性:孕期因激素影响柱状上皮异位可能更明显,一般为生理性改变,若出现异常阴道出血等情况需及时就医排查病理性因素,且产后激素水平恢复正常后部分柱状上皮异位可自行消退。
3.有宫颈病变风险人群:如长期性生活紊乱、多孕多产等人群,除定期筛查外,若发现宫颈细胞学或HPV异常,需遵医嘱进行进一步检查及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