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由牙菌斑中致病微生物经口腔密切接触如共用餐具、亲吻等传播,儿童因免疫弱需用独立餐具等,老年人免疫下降要加强口腔清洁检查,有基础病人群易加重病情需控基础病并避过度口腔接触,保持良好口腔卫生是关键且要避免过度亲密接触,患者应规范治疗减少病菌传播。
一、牙周炎的传染性机制
牙周炎主要由牙菌斑中的致病微生物引发,如牙龈卟啉单胞菌等。这些细菌可通过口腔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例如共用餐具、亲吻、深度交谈时的唾液交换等,都可能导致致病微生物在人与人之间传递,从而增加他人患牙周炎的风险。
二、不同人群的传染风险及应对
(一)儿童群体
儿童免疫系统相对较弱,若与患有牙周炎的成人或同龄人密切接触,如共同使用餐具、亲吻等,更易因细菌传播而感染牙周炎相关致病菌。家长需注意引导儿童养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如使用独立餐具、避免过度亲密的口腔接触行为,降低感染风险。
(二)老年人群体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免疫力有所下降,口腔自洁能力可能减弱,在接触到牙周炎患者的致病微生物后,更易受感染引发牙周炎。此类人群应加强口腔清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减少与牙周炎患者的不必要密切口腔接触。
(三)有基础病史人群
本身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牙周炎的易感性较高,若接触到牙周炎患者的致病微生物,感染后病情可能更易加重或复发。这类人群除了要做好自身口腔卫生外,需特别注意避免与牙周炎患者有过度亲密的口腔接触行为,并积极控制基础疾病以降低牙周炎相关风险。
三、降低牙周炎传染风险的措施
保持良好口腔卫生是关键,如每天早晚正确刷牙、使用牙线清洁牙缝等,可有效减少牙菌斑堆积。同时,应避免与牙周炎患者过度亲密的口腔接触行为,如共用餐具、深度亲吻等。对于已患有牙周炎的个体,应积极接受规范治疗,控制口腔内致病微生物数量,从源头上减少病菌传播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