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患者死亡后心脏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堵塞及心肌梗死区随时间形态变化,全身因泵血功能受损现循环衰竭表现,不同年龄表现有差异;主动脉夹层患者死亡后主动脉有内膜撕裂、夹层分离,累及相关动脉致相应器官缺血表现,不同年龄表现因主动脉结构弹性等有不同特点。
一、心肌梗塞患者死亡后的尸体表现
1.心脏大体表现:冠状动脉主干及其分支可见粥样硬化病变,如斑块形成、管腔狭窄等,部分患者可见血栓堵塞血管。心肌组织可见梗死区域,梗死区初期颜色暗红、质地稍软,随着时间推移逐渐苍白、干燥,与周围正常心肌界限逐渐清晰,通常在死后数小时开始出现大体形态学变化,显微镜下可见心肌细胞变性、坏死,伴有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2.全身表现:因心肌梗死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严重受损,引发循环衰竭,尸体可出现皮肤苍白、湿冷,末梢循环差等表现,这是由于心脏无法有效维持全身血液循环所致,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因基础健康状况差异,可能在尸体表现的程度上有一定区别,例如老年患者可能因长期基础疾病影响,心肌梗死发生后尸体循环衰竭相关表现可能更为明显。
二、主动脉夹层患者死亡后的尸体表现
1.主动脉局部表现:主动脉可见内膜撕裂口,夹层分离累及主动脉不同部位,主动脉壁增厚,有血肿形成,外观上主动脉呈梭形或囊性扩张,内膜与中膜、外膜分离形成双腔结构,这是主动脉夹层的典型病理改变,通过尸体解剖可清晰观察到;2.全身相关表现:根据主动脉夹层累及范围不同,尸体可能出现相应体征,若夹层累及冠状动脉,可类似心肌梗死表现;若累及其他重要动脉分支,会导致相应器官缺血表现,不同年龄患者因主动脉结构及弹性等差异,主动脉夹层尸体表现的严重程度及累及范围可能有不同,例如年轻患者主动脉弹性相对较好,夹层可能有不同的扩展特点,而老年患者主动脉弹性减退,夹层表现可能有其自身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