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真菌结膜炎由真菌病原体感染结膜引发,常见病因包括长期不合理使用广谱抗生素等致菌群失衡、眼部外伤后接触污染水源等、免疫力低下人群易患,临床表现有眼部异物感等症状、结膜充血水肿等,诊断靠结膜刮片镜检找菌丝孢子及真菌培养明确菌种,治疗用抗真菌药物,儿童应避免滥用相关药物且及时就医规范治疗,孕妇用药需评估风险受益比,老年人要注意眼部清洁防护及尽早就诊控制病情。
一、定义与病因
急性真菌结膜炎是由真菌病原体感染结膜引发的急性炎症。其常见病因包括长期不合理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导致眼部正常菌群失衡;眼部外伤后接触污染的水源、土壤等,使真菌侵入结膜;机体免疫力低下人群(如糖尿病患者、长期住院患者等)易受真菌感染。
二、临床表现
患者多有眼部异物感、畏光、流泪、眼睑肿胀等症状,结膜充血水肿,可见灰白色或黄白色浸润灶,分泌物一般为黏液性或脓性,病情严重时可影响视力。
三、诊断方法
1.结膜刮片镜检:通过采集结膜病灶处样本,显微镜下查找菌丝和孢子,是初步诊断的重要手段。
2.真菌培养:将样本接种于培养基培养,明确真菌菌种,为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
四、治疗原则
主要采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如使用那他霉素滴眼液等抗真菌制剂。治疗过程中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增减药物。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免疫力相对较弱,应避免滥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若发生眼部不适需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评估后规范治疗,用药需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
孕妇:使用抗真菌药物时需谨慎,应充分评估药物对胎儿的潜在风险与受益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案。
老年人:老年人机体免疫力下降,眼部卫生防护尤为重要,需注意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接触污染环境,一旦出现眼部异常症状应尽早就诊,及时控制病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