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癌诊断通过临床检查结合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后经病理活检确诊,治疗包括依病变范围行手术(局部或部分、全切除术)、早期可作根治性放疗或手术前后辅助放疗、晚期或转移用化疗,预后康复需术后定期复查,重视口腔护理与营养支持,儿童手术考量颌骨发育,老年控制基础疾病调整方案保安全。
一、诊断方法
通过详细临床检查观察牙龈部位病变的形态、颜色、质地等特征,结合X线检查初步了解骨质有无破坏及破坏范围,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更精准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如颌骨、神经等)的关系,最终通过病理活检获取组织样本以明确肿瘤的病理类型,病理活检是确诊牙龈癌的关键依据。
二、治疗方式
1.手术治疗:依据牙龈癌病变范围选择手术方案,早期局限于牙龈的病变可施行病灶局部切除术;若病变累及颌骨,则需根据受累程度行颌骨部分切除术或全切除术,手术时需兼顾肿瘤根治效果与口腔功能及外形的保留与重建。
2.放射治疗:早期牙龈癌可将放射治疗作为根治性手段;也可用于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术前放疗有助于缩小肿瘤体积,提升手术切除成功率,术后放疗可降低局部复发风险。
3.化学治疗:适用于晚期牙龈癌或发生转移的牙龈癌患者,可采用全身化疗或动脉灌注化疗等方式,利用药物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与增殖。
三、预后及康复
患者术后需定期进行复查,监测肿瘤有无复发及转移情况。口腔护理是重要环节,需保持口腔清洁以预防感染;同时要注重营养支持,保证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促进身体康复。特殊人群方面,儿童牙龈癌患者手术时需充分考量手术对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优先选择对颌骨发育影响较小的术式,并加强术后颌骨发育的监测;老年患者常合并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治疗前需对基础疾病进行良好控制,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身体耐受状况,灵活调整治疗方案以保障患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