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疱疹病毒分HSV-1和HSV-2,HSV-1经口咽黏膜等传播,HSV-2性接触或母婴传播,初始感染后病毒潜伏于神经节,发热等诱因可激活潜伏病毒致疱疹复发,儿童易初始感染,成人免疫力低下者等易复发,不良生活习惯、既往感染史及孕妇需关注。
一、病毒传播与初始感染
单纯疱疹病毒(HSV)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分为HSV-1和HSV-2两型。HSV-1常经口咽黏膜、破损皮肤等途径侵入人体,例如通过与感染者的接吻、共用餐具等方式传播;HSV-2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病毒侵入人体后,首先在局部皮肤或黏膜的上皮细胞内复制,引发初始感染,导致局部出现疱疹等症状。
二、潜伏感染阶段
初始感染后,病毒会沿神经末梢逆行至神经节内的神经细胞中潜伏。例如,HSV-1常潜伏在三叉神经节和颈上神经节,HSV-2则多潜伏在骶神经节。此时病毒处于潜伏状态,不引起明显临床症状,但病毒基因组仍存在于神经细胞内。
三、复发感染的激活机制
当机体受到某些诱因影响时,潜伏的病毒会被激活,再次引发感染。常见诱因包括发热、日晒、月经、过度疲劳、免疫功能低下(如患有艾滋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精神压力过大等。激活的病毒会沿神经纤维下行至神经末梢,到达原来的皮肤黏膜部位,再次复制增殖,引起疱疹复发。例如,HSV-1复发常表现为口唇疱疹,HSV-2复发多为生殖器疱疹。
年龄方面,儿童由于皮肤黏膜屏障功能较弱,接触病毒后更易发生初始感染;成人中,免疫力低下者(如老年人、患有基础疾病者)更易因诱因导致潜伏病毒激活。生活方式上,长期熬夜、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会降低机体免疫力,增加病毒激活风险。病史方面,既往有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史的人群,体内存在潜伏病毒,在诱因作用下更易复发。特殊人群如孕妇感染HSV可能对胎儿造成影响,需格外关注免疫状态及诱因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