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不齐可因生理性因素引发,如剧烈运动、情绪过度激动紧张焦虑、大量吸烟饮酒及过量摄入含咖啡因饮品等致心脏短暂紊乱;也可由病理性因素导致,包括心脏本身的冠心病、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及非心脏的全身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电解质紊乱等影响心脏电活动或血流动力学等引发心律不齐。
一、生理性因素引发的心律不齐
1.生活方式相关因素:剧烈运动时,身体需氧量增加,心脏代偿性加快搏动,但可能出现短暂心律不齐;情绪过度激动、紧张、焦虑时,体内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儿茶酚胺等物质,影响心脏电传导系统,可导致心律不齐;大量吸烟、饮酒,或过量摄入浓茶、咖啡等含有咖啡因的饮品,其中的成分会刺激心脏,引发心律短暂紊乱。
二、病理性因素导致的心律不齐
(一)心脏本身的疾病
1.冠心病: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致使血管狭窄或阻塞,心肌供血不足,影响心脏电活动的正常传导,从而引发心律不齐。例如,心肌缺血缺氧会干扰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
2.心肌病:包括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心肌结构和功能出现异常,影响心脏的正常收缩与舒张,进而干扰心脏的节律。如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肌变薄、心室扩大,会改变心脏内的电传导路径,引发心律不齐。
3.心脏瓣膜病:瓣膜出现病变,如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等,会影响心脏的血流动力学,使心脏负荷改变,影响心脏电活动的稳定性,导致心律不齐。
(二)非心脏的全身性疾病
1.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机体代谢亢进,心脏负担加重,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可干扰心脏的正常节律,引发心律不齐。临床研究表明,约有部分甲亢患者会出现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
2.电解质紊乱:如血钾过低或过高、血钠异常等,会影响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干扰心肌的电生理活动,导致心律不齐。例如,低钾血症时心肌细胞的兴奋性和传导性发生改变,容易出现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