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念珠菌感染相关因素包括婴幼儿因口腔pH呈酸性、免疫未完全发育等易感染,老年人因免疫下降、口腔黏膜萎缩等风险高,免疫缺陷人群因免疫受损易发病;局部因素有口腔卫生差致食物残渣残留引发菌群失调,义齿佩戴不当致局部潮湿损伤利于繁殖;全身因素包含长期用广谱抗生素破坏菌群平衡,长期用糖皮质激素抑制免疫,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的高血糖环境及免疫受影响易致感染高发且血糖控制不佳会加重。
一、宿主因素
1.婴幼儿:婴幼儿口腔pH值多呈酸性,且免疫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唾液中溶菌酶和抗体含量较低,易受白色念珠菌定植感染,尤其是出生后未及时清洁口腔或喂养器具未严格消毒的婴幼儿。
2.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免疫力逐渐下降,口腔黏膜萎缩等生理变化使得局部防御功能减弱,增加白色念珠菌感染风险。
3.免疫缺陷人群:如艾滋病患者、接受化疗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受损,无法有效抵御白色念珠菌的侵袭,易发生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
二、局部因素
1.口腔卫生状况差:长期不刷牙、不漱口会导致食物残渣残留,为白色念珠菌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引发局部菌群失调,从而滋生白色念珠菌。
2.义齿佩戴不当:义齿清洁不彻底或佩戴过紧,会造成口腔局部潮湿、黏膜损伤,有利于白色念珠菌附着和繁殖,尤其常见于长期佩戴义齿的人群。
三、全身因素
1.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广谱抗生素在抑制致病菌群的同时,也会破坏口腔内正常菌群的平衡,使得白色念珠菌等条件致病菌过度增殖,引发感染。
2.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会抑制机体免疫反应,降低局部防御功能,增加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可能性,常见于需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治疗的患者。
3.基础疾病影响: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时,高血糖环境为白色念珠菌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加之患者免疫力可能受疾病影响,易导致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高发,且血糖控制不佳会加重感染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