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远视是平行光线入眼聚焦视网膜后之屈光状态,新生儿因眼球小眼轴短存生理性远视随年龄增长度数渐降,若远视度数超出正常范围则为病理性远视,病理性远视可致视力下降、视疲劳、眼位异常等,儿童需定期眼科检查、关注用眼习惯,病理性远视需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合适方式矫正且低龄尽量避免不规范药物干预优先光学矫正。
一、儿童远视的基本概念
儿童远视是指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后的一种屈光状态。新生儿眼球较小,眼轴较短,通常存在生理性远视,这是正常的生理发育现象。
二、生理性远视与病理性远视的区分
1.生理性远视:随着儿童年龄增长,眼球逐渐发育,眼轴变长,生理性远视度数会逐渐降低,一般3岁儿童远视度数约+2.00D~+2.50D,6岁儿童约+1.50D~+2.00D,到青春期左右眼球发育接近正视,生理性远视会消失。
2.病理性远视:若儿童远视度数超出正常生理性范围,如远视度数过高或随年龄增长未正常降低,可能属于病理性远视,需引起重视,可能影响视力发育。
三、远视对儿童视力及眼部健康的影响
1.视力下降:病理性远视可导致儿童远视力和近视力均受影响,出现视物模糊等情况。
2.视疲劳:为看清物体,眼睛需动用更多调节力,易引发视疲劳,表现为眼胀、头痛等症状。
3.眼位异常:长期过度使用调节可能伴随内斜视等眼位问题,影响双眼视觉功能发育。
四、儿童远视的应对建议
1.定期眼科检查:儿童应定期进行视力筛查及眼部检查,尤其是3岁前为视力发育关键期,通过检查可及时发现远视等屈光不正问题。
2.关注用眼习惯:引导儿童保持良好用眼姿势,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避免过度用眼,降低视疲劳发生风险。
3.必要时干预:若为病理性远视且影响视力发育,可能需在医生指导下通过佩戴合适眼镜等方式进行矫正,以保障儿童正常视力发育及眼部健康。同时需特别注意低龄儿童尽量避免不规范的药物干预,优先以非药物的光学矫正等方式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