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有牙龈红肿出血、牙周袋形成、牙齿松动、口臭、牙齿移位等症状,不同人群在各症状上有不同表现,如儿童青少年、女性生理期、长期吸烟、有糖尿病史、年龄大、妊娠期女性、不注意口腔卫生、有夜磨牙习惯等人群会在相应症状上有不同呈现或加重情况。
一、牙龈症状
牙周炎早期常出现牙龈红肿,刷牙或咬硬物时易出血,这是因为牙龈组织受到细菌等因素刺激,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且变得脆弱。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及青少年若口腔卫生不佳,也可能较快出现牙龈红肿出血;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由于激素变化可能使牙龈对局部刺激更敏感,出血情况可能更明显。
二、牙周袋形成
随着病情发展,会形成牙周袋。牙周袋是牙周组织炎症导致牙龈与牙根分离形成的袋状结构,可通过牙周探诊检查发现,探诊深度超过3毫米就可能提示有牙周袋形成。不同生活方式人群,如长期吸烟的人,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加重牙周组织炎症,更容易促使牙周袋形成且进展更快;有糖尿病病史的人群,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机体抵抗力下降,牙周袋形成可能更迅速且不易控制。
三、牙齿松动
晚期牙周炎患者会出现牙齿松动,这是因为牙周组织被破坏,支持牙齿的牙槽骨吸收,牙齿的稳固性丧失。年龄较大的人群,本身牙槽骨有一定生理性吸收,若患牙周炎,牙齿松动情况可能相对更易发生;妊娠期女性由于激素变化等因素,也可能在原有牙周炎基础上使牙齿松动情况加重。
四、口臭
牙周炎患者常伴有口臭,是由于牙周袋内细菌分解食物残渣、坏死组织等产生有异味的物质。不同性别在口臭表现上无明显差异,但生活中不注意口腔卫生的人群,更容易出现口臭且难以消除,而保持良好口腔卫生习惯的人相对口臭问题较轻。
五、牙齿移位
严重的牙周炎可能导致牙齿移位,牙齿原本的排列位置发生改变,影响咀嚼功能和美观。对于有夜磨牙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会加重牙齿移位的风险,因为夜磨牙会增加牙齿的受力,加速牙周组织的破坏和牙齿移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