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腺症由子宫肌层基底层细胞异常侵袭引发,相关因素有妊娠分娩、人工流产等宫腔操作致子宫肌层损伤使内膜基底层细胞侵入、慢性子宫内膜炎引发炎症刺激侵袭,高水平雌激素持续刺激增加发病风险,部分遗传因素可能参与且其他子宫手术操作也可能致内膜异位引发该病。
一、子宫肌层基底层细胞异常侵袭
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基底层位于子宫肌层深部,一般不会侵入肌层。但在某些因素作用下,基底层细胞可增生并侵袭到子宫肌层内部,从而引发子宫肌腺症。
二、子宫肌层损伤相关因素
1.妊娠与分娩因素:多次妊娠及分娩过程中,子宫肌层受到机械性损伤,如经阴道分娩、剖宫产等,可能使子宫内膜基底层细胞有机会侵入肌层。例如,剖宫产术后,子宫肌层存在手术创口,为内膜细胞侵入提供了通道,增加了子宫肌腺症的发病风险。
2.人工流产等宫腔操作:频繁的人工流产、诊断性刮宫等宫腔操作可损伤子宫肌层,导致基底层内膜细胞异位侵入肌层。这类操作破坏了子宫肌层的完整性,使得内膜组织容易向肌层侵袭。
3.慢性子宫内膜炎:长期存在的慢性子宫内膜炎可引发子宫肌层的炎症反应,炎症刺激可能促使内膜基底层细胞向肌层侵袭,进而诱发子宫肌腺症。
三、雌激素水平异常
高水平的雌激素持续刺激是子宫肌腺症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雌激素可促进子宫内膜的生长,当体内雌激素水平处于异常高水平状态时,子宫内膜基底层向肌层侵袭的可能性显著增加,从而增加了子宫肌腺症的发病风险。
四、遗传因素
部分研究提示遗传因素可能参与子宫肌腺症的发病。有家族聚集性现象的报道,表明某些遗传背景可能使个体更容易发生子宫肌层内膜异位,即罹患子宫肌腺症的风险可能与遗传易感性相关,但具体的遗传机制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明确。
五、其他子宫手术操作影响
除妊娠分娩相关操作外,一些非妊娠相关的子宫手术操作,如子宫输卵管造影等,也可能因操作过程中对子宫肌层的影响,导致内膜组织异位到肌层,从而引发子宫肌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