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荨麻疹急性发作需脱离过敏原、避免搔抓并可用冷毛巾局部冷敷,日常要寻找规避诱因、做好皮肤护理,儿童用药需谨慎、孕妇用药权衡胎儿影响、老年用药考虑基础疾病,发作伴严重症状如呼吸困难等需立即就医。
一、急性发作时的基础应对
当慢性荨麻疹突然发作出现瘙痒、风团等症状时,首先应迅速脱离可能的过敏原接触,如停止接触可疑食物、衣物等。同时避免搔抓皮肤,以防加重皮损及瘙痒程度,可使用干净的冷毛巾局部冷敷,每次冷敷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间隔一段时间可重复,通过低温刺激收缩局部血管,减轻风团和瘙痒症状。
二、日常管理与诱因规避
1.寻找并规避诱因:慢性荨麻疹患者需留意记录发作前后的饮食、接触史、活动环境等,有助于发现潜在诱因。例如部分患者可能对特定食物(如海鲜、坚果等)、吸入物(如花粉、尘螨等)或感染因素(如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敏感,明确后应尽量避免接触。
2.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但避免过度清洗,使用温和的保湿护肤品维持皮肤屏障功能,穿着宽松、棉质的衣物,减少对皮肤的摩擦刺激。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慢性荨麻疹发作时,应尤其谨慎用药,优先采用非药物缓解方式,如轻柔冷敷等。若需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儿童适用的抗组胺药物,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成人药物,同时密切观察儿童用药后的反应。
2.孕妇患者:孕妇慢性荨麻疹发作时,药物选择需权衡对胎儿的影响,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缓解症状,如安全的冷敷等。若必须用药,应咨询妇产科及皮肤科医生,选择对胎儿相对安全的抗组胺药物。
3.老年患者:老年慢性荨麻疹患者常合并基础疾病,用药时需考虑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优先从非药物方法入手缓解症状,如调整生活环境、避免刺激等,若需用药应在医生评估基础疾病后谨慎选择抗组胺药物。
四、需及时就医的情况
当慢性荨麻疹发作伴随呼吸困难、喉头水肿、头晕、心慌等严重症状时,提示可能出现过敏性休克等危急情况,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前往急诊就诊,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