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史采集需询问患者植物性角膜外伤具体时间过程及长期使用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史,临床表现有畏光流泪眼痛等较明显持续症状及不同程度视力下降,眼部检查可见具特征性牙膏样或苔垢样外观的角膜浸润灶等体征,实验室检查可通过直接涂片镜检发现真菌菌丝和孢子、真菌培养确定病原菌种类、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活体角膜组织内真菌菌丝。
一、病史采集
1.外伤史:重点询问患者是否有植物性角膜外伤史,如被树枝、树叶等划伤,此类外伤是真菌性角膜溃疡的常见诱因,儿童因玩耍接触植物等情况更易发生,需详细了解外伤的具体时间、过程等;同时询问是否有长期使用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史,长期使用此类药物可破坏眼部正常菌群或抑制免疫功能,增加真菌感染风险,老年患者若有基础疾病长期用药需格外关注用药史细节。
二、临床表现
1.眼部症状:患者多有畏光、流泪、眼痛等症状,眼痛程度相对较明显且持续,与细菌性角膜溃疡可能有所不同;视力可不同程度下降,儿童患者因表达能力有限需密切观察其视觉行为变化。
2.眼部体征:眼部检查可见角膜浸润灶,形态具有特征性,常表现为牙膏样或苔垢样外观,病灶周围可伴有卫星灶,角膜后可有斑块状沉着物,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有细微不同,但核心特征需重点关注。
三、实验室检查
1.直接涂片镜检:取角膜病灶处分泌物进行涂片,经特殊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发现真菌菌丝和孢子,该检查简便快速,能初步提示真菌感染,但需注意操作规范以保证结果准确性,不同人群检查时均需严格遵循操作流程。
2.真菌培养:将角膜病灶分泌物接种于真菌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可确定病原菌种类,对于明确诊断及后续针对性治疗有重要意义,培养过程需控制好环境条件等因素,不同患者标本培养结果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
3.共聚焦显微镜检查:可在活体角膜组织中直接观察到真菌菌丝,无需取材,能实时、动态地观察角膜内真菌形态,尤其适用于不宜进行有创取材检查的患者,儿童患者等进行该项检查时需做好安抚及配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