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过敏性眼结膜炎表现为眼痒等眼部症状及常伴鼻部过敏症状,治疗分非药物的避免接触过敏原、眼部清洁和药物的抗组胺类、肥大细胞稳定剂、糖皮质激素类滴眼液,患病时需避免过度揉眼、精准寻规避过敏原、严格遵医嘱用药且低龄勿自行用药。
一、表现
儿童过敏性眼结膜炎的主要表现包括:
1.眼部症状:眼痒为突出症状,患儿常因眼痒频繁揉眼,部分患儿伴有眼结膜充血、水肿,眼部可见较多清稀分泌物,病情严重时可出现眼睑肿胀。此外,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通过频繁眨眼、揉眼等行为表达眼部不适。
2.伴随症状:常伴有鼻部过敏症状,如打喷嚏、流涕等,这是因为过敏性结膜炎多与全身过敏反应相关,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眼部与鼻部黏膜相连,易同时受累。
二、治疗方法
(一)非药物干预
1.避免接触过敏原:家长需仔细观察儿童生活环境,明确可能的过敏原并尽量规避,例如若为花粉过敏,在花粉浓度高的季节尽量减少儿童户外活动;若为动物毛发过敏,避免儿童接触宠物等。
2.眼部清洁:使用生理盐水轻柔冲洗眼部,以清除眼部分泌物,减轻眼部不适,但操作时需注意力度,避免损伤儿童眼部。
(二)药物干预
1.抗组胺类滴眼液:可缓解眼痒等症状,通过拮抗组胺受体发挥作用,减轻眼部过敏反应。
2.肥大细胞稳定剂滴眼液:能稳定肥大细胞,阻止其释放炎性介质,适用于过敏反应较轻或预防过敏发作的情况。
3.糖皮质激素类滴眼液:病情特别严重时可在医生评估下短时间使用,但需谨慎,优先选择低浓度、短疗程,因儿童眼部对激素反应特殊,需密切关注眼部变化及可能的不良反应。
三、特殊人群提示
儿童在患病期间需特别注意避免用手过度揉眼,以防加重眼部损伤及引发感染。家长要细致观察儿童生活环境,精准寻找过敏原并严格规避。在药物选择上严格遵循医生指导,低龄儿童尤其要杜绝自行用药,因为儿童眼部结构与生理功能有别于成人,药物使用不当易产生不良影响,应充分考虑儿童个体差异及年龄因素对药物代谢等方面的影响,以保障儿童眼部健康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