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角膜炎外源性因素包括农业生产中植物擦伤角膜及日常接触粗糙物品致轻微擦伤未恰当处理,还有接触被真菌污染的水源、土壤、医疗器械等物品引发感染;内源性因素有长期用免疫抑制剂或患免疫缺陷病致机体免疫力低下时体内真菌活跃侵入,以及患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时高血糖利于真菌生长繁殖且影响免疫和角膜代谢致发病概率高。
一、外源性因素导致真菌角膜炎
(一)角膜外伤后真菌侵入
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如田间劳作时被植物(如秸秆、树枝等)擦伤角膜,此类外伤为真菌提供了侵入角膜的途径。据相关研究显示,植物性角膜外伤患者发生真菌角膜炎的风险显著高于无外伤人群,因为植物表面常携带多种真菌,外伤后真菌易附着并侵入角膜组织。此外,日常生活中接触粗糙物品导致角膜轻微擦伤,若未得到及时恰当处理,也可能使真菌趁机感染角膜。
(二)接触被真菌污染的物品
接触被真菌污染的水源、土壤、医疗器械等物品也可引发感染。例如,使用被真菌污染的隐形眼镜护理液,或在不洁净的环境中进行眼部操作(如不正规的眼部美容、配镜等),真菌可通过直接接触角膜而致病。有研究发现,在真菌污染严重的水源区域,当地居民真菌角膜炎的发病率相对较高,提示水源污染是重要的外源性感染因素之一。
二、内源性因素导致真菌角膜炎
(一)机体免疫力低下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如器官移植术后患者需长期服用的免疫抑制药物)会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此时体内原本处于隐性感染状态的真菌可能活跃并侵入角膜引发感染。此外,患有艾滋病等免疫缺陷性疾病的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屏障功能严重受损,更容易遭受真菌的侵袭,导致真菌角膜炎的发生风险大幅增加。
(二)全身性疾病影响
患有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的人群,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真菌的生长繁殖,且糖尿病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和角膜的营养代谢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发生真菌角膜炎的概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人群,因为高血糖状态为真菌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同时机体自身的抗感染能力下降,使得真菌易于在角膜部位定植并引发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