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可累及盆腔内子宫骶韧带与直肠子宫陷凹致经期牵扯样胀痛随周期波动,累及卵巢可致囊肿增大胀感、破裂时剧痛,累及盆腔腹膜因炎症增生致粘连牵扯胀感活动或性交加重,累及肠道可引排便坠胀、肠道功能紊乱,累及盆腔神经可放射至腰骶部等,育龄期、有长期盆腔手术或盆腔炎病史者发生风险高需关注症状及时就医。
一、盆腔内相关部位
1.子宫骶韧带与直肠子宫陷凹区域: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常累及子宫骶韧带及直肠子宫陷凹,此处病变可导致盆腔内牵扯感,尤其在经期时,病灶充血水肿会加重局部张力,引发明显的拉扯样胀痛,且这种不适可能随月经周期变化而波动,与病灶受激素影响的周期性改变相关。
2.卵巢部位:卵巢巧克力囊肿(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一种常见类型)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累及卵巢的典型表现,囊肿增大时会使卵巢表面及周围组织受牵拉,产生胀胀的感觉,同时可能伴随下腹部一侧的隐痛或坠胀感,囊肿破裂时还可能引发急性剧烈疼痛。
3.盆腔腹膜异位病灶:盆腔腹膜上的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可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及纤维组织增生,导致盆腔内粘连,进而出现牵扯样胀感,活动或性交时由于盆腔组织的移位、摩擦,这种不适可能加重。
二、肠道相关部位
当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累及肠道(如乙状结肠、直肠等部位)时,患者可出现肠道区域的拉扯感与胀胀感觉。例如,直肠子宫陷凹的异位病灶可能压迫直肠,导致排便时坠胀感,同时伴有下腹及直肠部位的牵扯样不适,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便秘、腹泻等肠道功能紊乱症状,这与病灶对肠道组织的刺激及局部粘连影响肠道蠕动有关。
三、其他可能涉及部位
若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累及盆腔神经,还可能放射至腰骶部、腹股沟等部位,引起相应区域的牵扯胀感,但相对盆腔内上述典型部位而言,此类情况发生率相对较低,需结合具体病灶分布综合判断。不同年龄阶段女性(如育龄期女性因激素波动更易受影响)、有长期盆腔手术史或盆腔炎病史者,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风险较高,相应部位出现拉扯胀感的可能性也会增加,需特别关注自身症状变化并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