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思维包括持续反复的观念(如不合理担心难摆脱及大脑相关区域功能异常)和穷思竭虑的疑虑(对小事过度思考疑虑干扰生活且不同年龄表现不同);强迫行为包括重复的仪式动作(如过度洗手及不同人群表现差异)和计数或排列行为(无意义计数排列物品,不做不安,不同年龄及生活方式人群表现有别)。
一、强迫思维
1.持续反复的观念:患者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闯入性的想法、冲动或意象,例如总是担心自己会伤害他人,尽管知道这种担心是不合理的,但却无法摆脱。研究表明,强迫症患者大脑中负责情绪、决策和认知控制的区域存在功能异常,导致这类不合理观念难以被有效抑制,这种异常在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中都可能出现,只是表现形式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2.穷思竭虑的疑虑:会对一些细小、无关紧要的事情进行过度的思考和疑虑,比如反复怀疑自己是否锁好了门、关好了电器等,这种疑虑会严重干扰患者的日常生活,不同年龄的患者可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对这类疑虑的执着,儿童可能会反复询问家长是否锁门等,而成年人可能会花费大量时间去反复确认。
二、强迫行为
1.重复的仪式动作:患者会出现重复的、刻板的行为动作,以缓解由强迫思维带来的焦虑。常见的有反复洗手,可能因为担心手上有细菌而一遍又一遍地洗手,持续时间可能较长,不同性别在洗手频率等方面可能无明显特异性差异,但生活方式不同的人群可能因接触不同环境因素而有不同的洗手频率,有相关病史的患者可能会因为病情复发等原因加重洗手等行为。例如一些从事卫生清洁相关工作的人可能本身洗手频率较高,但患强迫症后会出现过度洗手的情况。
2.计数或排列行为:表现为无意义的计数、排列物品等行为,如走路时必须走固定的步数,或者把物品按照特定的顺序排列,若不按照这种方式做就会感到极度不安,这种行为在不同年龄人群中都可能出现,儿童可能会在玩耍时出现类似简单的排列行为,而成年强迫症患者可能会有更复杂的计数或排列行为,生活方式不同的患者可能因生活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这类行为的表现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