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圆孔未闭是胎儿时期左右心房间卵圆孔出生超三岁仍未闭合的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胚胎发育至特定时期形成卵圆孔,闭合异常致该病,多数小的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部分可因右向左分流引发偏头痛等问题,多数患者无症状部分有相关表现,主要靠超声心动图等诊断,无症状者定期随访,有并发症且相关者可考虑介入封堵治疗,儿童小的可能随发育自行闭合需监测,孕妇需关注孕期心脏负担分娩评估,老年要警惕脑血管事件风险定期评估并避免增加右向左分流风险行为。
一、定义
卵圆孔未闭症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指胎儿时期位于左右心房之间的卵圆孔在出生后未正常闭合,正常胎儿期卵圆孔为生理性通道助力血液循环,通常出生后1年左右逐渐闭合,若超过3岁仍未闭合则界定为此症。
二、胚胎发育关联
胚胎发育至第5-7周时,原发隔与继发隔形成卵圆孔,出生后随肺循环建立,左心房压力升高使原发隔紧贴继发隔,卵圆孔逐步闭合,若闭合过程异常则致卵圆孔未闭。
三、病理生理
多数小的卵圆孔未闭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部分患者因右向左分流等可引发相关问题,如偏头痛、脑梗死等,可能是微栓子经未闭卵圆孔进入体循环所致。
四、临床表现
多数患者无症状,常于体检或其他疾病检查时发现;部分患者可出现偏头痛、不明原因脑卒中、减压病等表现,偏头痛患者中卵圆孔未闭发生率相对较高。
五、诊断方法
主要依靠超声心动图检查,经胸超声心动图发泡试验为常用手段,静脉注射微泡造影剂后观察微泡通过卵圆孔进入左心情况以诊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可更清晰观察卵圆孔结构。
六、治疗原则
无症状且未发生相关并发症的患者,一般定期随访观察;对于有脑卒中、难治性偏头痛等并发症且明确与卵圆孔未闭相关者,可考虑介入封堵治疗等。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小的卵圆孔未闭可能随生长发育自行闭合,需定期监测心脏超声。
孕妇患者:需关注孕期心脏负担变化,分娩时评估心功能。
老年患者:警惕卵圆孔未闭引发脑血管事件风险,定期评估心脑血管状况,生活中避免剧烈情绪波动、潜水等增加右向左分流风险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