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刮子宫息肉是通过刮取子宫内膜及宫颈管组织病理检查以明确息肉病理性质、查找出血病因来制定治疗方案,时间通常选月经干净后3至7天,患者取膀胱截石位经消毒铺巾后用宫颈钳等操作,术后需休息1-2周保持外阴清洁等,适用于怀疑子宫息肉恶变、因子宫异常出血需明病因及月经过多等患者,妊娠期一般不做,围绝经期需谨慎,有基础疾病者先评估纠正,儿童少见且操作需慎重。
一、诊刮子宫息肉的定义与目的
诊刮即诊断性刮宫,是通过刮取子宫内膜及子宫颈管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的操作,针对子宫息肉而言,其目的在于明确子宫息肉的病理性质(如是否为良性、有无恶变倾向等)、查找出血等症状的病因,从而为后续制定精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二、操作流程
1.时间选择:通常安排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此阶段子宫内膜处于相对较薄的状态,利于操作及减少出血风险。
2.操作步骤:患者取膀胱截石位,经常规消毒外阴、阴道并铺无菌巾后,用宫颈钳夹持宫颈前唇,借助探针探测宫腔深度,再使用刮匙依次搔刮宫腔及宫颈管,将刮出的组织妥善送检。
三、术后注意事项
1.休息与清洁:术后需休息1~2周,保持外阴清洁卫生,避免性生活以及盆浴2周,防止病原菌入侵引发感染。
2.出血观察:密切留意阴道出血状况,若阴道出血量多于月经量,或伴有腹痛、发热等异常表现,应即刻就医。
四、适用人群
适用于怀疑子宫息肉存在恶变可能的患者;因子宫异常出血需明确病因的患者;月经过多或不规则出血且需止血同时明确病因的患者等。
五、特殊人群考虑
妊娠期女性:一般不进行诊刮子宫息肉操作,因妊娠期间子宫状态特殊,诊刮可能引发流产等风险。
围绝经期女性:进行诊刮时需更为谨慎,需关注其激素水平变化及身体耐受程度,操作前应充分评估风险。
有基础疾病者:对于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等基础疾病的患者,需先对基础疾病进行风险评估与必要纠正,再决定是否实施诊刮,以保障手术安全。
儿童:通常不涉及诊刮子宫息肉的情况,因儿童子宫息肉相对少见,且相关操作对儿童机体影响需格外谨慎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