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狂症是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以情感高涨或易激惹为主要临床相,伴随精力旺盛、言语增多、活动增多等症状,一般呈发作性病程,可反复发作,需及时治疗。
躁狂症是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以情感高涨或易激惹为主要临床相,伴随精力旺盛、言语增多、活动增多,以及幻觉、妄想、冲动等精神病性症状。躁狂发作时间需持续一周以上,一般呈发作性病程,每次发作后进入精神状态正常的间歇缓解期,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倾向。以下是躁狂症的一些主要症状:
1.情感高涨:表现为轻松愉快、热情洋溢、兴高采烈、无忧无虑。自我感觉良好,夸大自己的能力、财富、地位。易激惹,可因细小琐事或要求未满足而暴跳如雷,可出现破坏或攻击行为,有些病人躁狂期也可出现短暂心情不佳。
2.思维奔逸:表现为反应敏捷,思潮汹涌,口若悬河,高谈阔论,话题丰富,诙谐幽默,妙趣横生。但言语增多,夸大其词,思维内容肤浅,缺乏实际意义,常使病友难以理解。
3.意志行为增强:表现为活动增多,喜交往,爱凑热闹,好表现自己,精力旺盛,不知疲倦,做事虎头蛇尾,有始无终。食欲亢进,性欲亢进,睡眠需求减少。
4.其他症状:面色红润,双目有神,心率加快,瞳孔扩大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部分病人可出现夸大妄想,内容与心境相协调,如夸大自己的财富、地位、能力等。也可出现关系妄想、被害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5.躯体症状:由于过度活动,能量消耗增加,可出现体重下降、食欲增加、睡眠需求减少等躯体症状。
6.社会功能受损:躁狂症患者由于情感高涨、活动增多、思维奔逸等症状,可导致其社会功能受损,如工作、学习、人际关系等方面出现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躁狂症的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有些病人可能只有部分症状,而有些病人可能症状较为严重。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躁狂症的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等综合措施。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症状,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提高应对能力,社会支持可以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帮助患者恢复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