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齿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疾病,未治疗时局部会使牙髓及根尖周组织受累、增加牙齿缺失风险,全身可影响儿童营养摄入与生长发育、成为病灶感染源引发全身疾病。
一、龋齿的含义
龋齿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的慢性进行性破坏的疾病。其发生主要是口腔中的变形链球菌等产酸细菌分解食物中的糖类产生酸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逐渐使牙齿硬组织(牙釉质、牙本质)脱矿,随着时间推移,牙体硬组织结构崩解,形成龋洞。例如,当口腔卫生不佳,进食后食物残渣残留,细菌利用糖类产酸,长期作用于牙齿就会引发龋齿。
二、龋齿未治疗的影响
(一)局部影响
1.牙髓及根尖周组织受累:龋洞若未及时治疗,病变会逐渐向深部扩展,累及牙髓时可引起牙髓炎,表现为剧烈的自发性疼痛、冷热刺激痛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进一步发展可波及根尖周组织,导致根尖周炎,出现牙龈红肿、压痛,甚至形成牙槽脓肿、面部肿胀等,影响口腔局部的正常功能与形态,且炎症长期存在可能破坏牙槽骨,影响牙齿的稳固性。
2.牙齿缺失风险增加:随着龋病不断进展,龋洞会不断扩大,牙体组织大量破坏,最终可能导致牙齿无法保留而缺失。对于儿童而言,乳牙龋齿未及时治疗可能影响继承恒牙的萌出及发育,导致恒牙排列不齐等问题;对于成人,恒牙龋齿未治疗则会逐步丧失牙齿功能,影响咀嚼效率。
(二)全身影响
1.影响营养摄入与生长发育:儿童时期若存在大量龋齿且未治疗,会因咀嚼功能受影响而不愿进食较硬的食物,导致食物咀嚼不充分,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进而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如导致体重不增、身高增长缓慢等情况。
2.成为病灶感染源引发全身疾病:口腔内的龋齿病灶中存在大量细菌及其代谢产物,这些物质可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循环播散到身体其他部位,引发全身性疾病。例如,有研究表明,龋齿病灶可能与心内膜炎、肾炎等疾病的发生存在关联,长期的口腔感染病灶可能成为诱发这些全身性疾病的潜在因素,尤其对于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如老年人、患有基础疾病者)影响更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