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症病因是流产致子宫肌层受创使子宫内膜基底层细胞侵入肌层异常增生,育龄女性宫腔操作后易出现,临床表现有经量异常、经期延长、进行性痛经,诊断常用超声检查,不明确时用MRI,治疗分药物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抑制卵巢功能缓解症状但长期用致骨质丢失,手术症状重药物无效无生育需求者选子宫切除,有生育需求者选病灶切除等术后有复发风险,特殊人群中育龄女性要重视避孕,有生育需求者个体化评估选治疗方案,更年期女性关注绝经后转归定期随访。
一、病因机制
流产过程中子宫肌层受创,子宫内膜基底层细胞易侵入肌层,引发异常增生,此与子宫肌层创伤修复机制相关,育龄女性因宫腔操作后更易出现该病理改变。
二、临床表现
1.经量异常:月经量较既往明显增多,伴大血块,长期可致贫血,因子宫肌层结构改变影响收缩。
2.经期延长:月经持续超7天甚至更长,由异位内膜组织影响子宫收缩与内膜修复。
3.进行性痛经:痛经渐加重,月经前1周始,经期1-2天达高峰,持续整个经期,与异位内膜经期出血、炎性刺激有关。
三、诊断方法
1.超声检查:常用初步手段,可见子宫均匀增大、肌层不均质回声区,部分有“子宫肌层点状强回声”等特征。
2.磁共振成像(MRI):超声不明确时,MRI分辨率高,可精准评估肌层病变范围、程度,助鉴别诊断。
四、治疗策略
1.药物治疗:选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抑制卵巢功能、降低雌激素,缓解经量多、痛经等,但长期用可致骨质丢失。
2.手术治疗:症状重、药物无效且无生育需求者可考虑子宫切除;有生育需求者依病情选病灶切除等,术后有复发风险。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育龄女性:重视避孕,减少非意愿妊娠及人工流产,降低子宫肌层损伤,预防流产后子宫腺肌症。
2.有生育需求者:医生指导下个体化评估,综合病情、子宫状态选治疗方案,如先药物改善后受孕,或评估后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治疗中密切监测子宫与生育指标。
3.更年期女性:关注绝经后转归,部分症状可缓解,仍需定期随访,监测子宫及全身状况,依情况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