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瘙痒相关的外用软膏主要有四类。糖皮质激素类软膏通过抑制炎症反应等减轻瘙痒,有风险需谨慎使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软膏调节免疫减轻炎症瘙痒,起效稍慢;抗组胺类软膏阻断组胺受体缓解瘙痒,低龄儿童等需谨慎;焦油类软膏抗炎止痒,孕妇哺乳期等需谨慎,各有适用情况。
一、糖皮质激素类软膏
1.作用机制:通过抑制炎症反应等发挥减轻瘙痒等作用,例如地塞米松软膏,其能抑制多种细胞因子等参与的炎症过程从而缓解皮肤瘙痒,但长期使用可能有皮肤萎缩等风险,需谨慎使用。对于儿童,由于皮肤薄嫩,更要严格控制使用时间和范围,避免大面积长期应用导致不良反应;对于有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患者,使用时需监测血糖等情况,因为可能影响血糖代谢。
2.适用情况:适用于多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引起的瘙痒,如湿疹、接触性皮炎等,但不同个体因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对其反应不同。
二、钙调磷酸酶抑制剂软膏
1.作用机制:如他克莫司软膏,通过抑制钙调磷酸酶活性来调节免疫反应,减轻皮肤炎症和瘙痒,相对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较少,不过起效可能稍慢。儿童使用时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年龄和病情权衡利弊;对于有免疫相关病史的患者,使用前需告知医生自身病史情况。
2.适用情况:可用于特应性皮炎等引起的皮肤瘙痒,尤其适合面部、皮肤薄嫩部位的皮损瘙痒治疗。
三、抗组胺类软膏
1.作用机制:部分抗组胺类软膏通过阻断组胺受体来减轻瘙痒,例如苯海拉明软膏,能竞争性阻断组胺H受体从而缓解因组胺介导的瘙痒症状。低龄儿童使用时需特别谨慎,因为其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善,药物代谢等与成人不同;对于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病史的患者,使用前需评估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
2.适用情况:适用于由组胺介导的瘙痒性皮肤病,如过敏性皮炎等引起的瘙痒。
四、焦油类软膏
1.作用机制:如煤焦油软膏,具有抗炎、止痒等作用,通过作用于皮肤角质层等发挥效果。孕妇及哺乳期女性使用需谨慎,因为可能对胎儿或婴儿有潜在影响;对于有皮肤破损、感染等情况的患者不适合使用。
2.适用情况:可用于银屑病等引起的皮肤瘙痒等情况,但使用时要注意观察皮肤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