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盖长冻疮早期皮肤苍白发紫、温度低,初期有轻度红斑、瘙痒灼热感,进展期红斑加深、肿胀明显、可起水疱,伴有瘙痒疼痛,好发于儿童、老年人及末梢血液循环差等人群,长时间处于寒冷潮湿环境且不注意膝盖保暖者风险高。
一、外观表现
膝盖长冻疮时,早期皮肤可能呈现苍白色,随后逐渐变为紫红色斑块或结节。皮肤温度较低,触摸有冰冷感。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出现肿胀,皮肤表面紧张发亮。严重时可出现水疱,水疱破裂后会形成糜烂或溃疡。冻疮的边界通常不太清晰,与周围正常皮肤有一定过渡。
(一)不同阶段的具体外观
1.初期:皮肤先是因寒冷刺激导致血管收缩,出现局部苍白,之后因为血流淤滞等原因变为紫红色,此时可能只是轻度的红斑,按压褪色,解除压力后颜色恢复较慢,局部可能有轻度肿胀,患者可能会有瘙痒、灼热感,尤其是在受热后瘙痒感可能会加剧,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相似,但儿童皮肤较为娇嫩,可能症状相对更敏感些。
2.进展期:红斑颜色加深,肿胀更加明显,可能形成硬结或斑块,皮肤温度更低,水疱可能在此时出现,水疱大小不等,内容物多为清亮液体,若发生感染则水疱内容物会变得浑浊。对于有基础病史的人群,比如本身有血液循环不佳情况的人,冻疮可能发展得更快更严重。
二、感觉异常
冻疮部位常伴有瘙痒感,这是因为局部炎症刺激神经末梢所致。当冻疮处于进展期,可能还会出现疼痛,尤其是在活动膝盖或者受热时疼痛可能会加重。儿童由于表达能力相对较弱,可能会通过哭闹等方式来表达不适。对于老年人,本身感觉神经可能有一定退化,但冻疮带来的瘙痒和疼痛也会对其生活造成影响,需要特别关注护理,避免因搔抓等导致皮肤破损。
三、好发人群及相关因素
膝盖长冻疮好发于儿童、老年人以及末梢血液循环较差的人群。儿童皮肤薄嫩,皮下脂肪少,血液循环相对不够完善,在寒冷环境下容易长冻疮;老年人血管弹性下降,血液循环功能减退,也是冻疮的高发人群;一些患有血管性疾病、营养不良等疾病的人群,由于自身血液循环或营养状况不佳,也更容易在膝盖等部位长冻疮。另外,长时间处于寒冷潮湿环境中,不注意膝盖保暖的人,发生膝盖冻疮的风险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