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神经官能症有心血管系统相关的心悸(静息时易现、活动诱发不明显)、胸痛(部位不固定、与体力活动无关),精神心理方面有情绪异常(焦虑抑郁等)、睡眠及认知问题(失眠多梦、注意力记忆力减退),还伴有呼吸困难(呼吸调节异常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多汗等随情绪起伏),青少年因学习压力易有精神心理症状波动,女性生理期因激素变化症状更明显,有基础心理疾病病史者症状易反复复杂。
一、心血管系统相关症状
1.心悸:患者常自觉心跳明显加快、心前区搏动增强,活动或情绪激动时此类症状更易被诱发,研究表明约60%-70%的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会出现心悸表现,其发作与体力活动相关性不大,多在静息状态下出现。
2.胸痛:疼痛部位不固定,多为心前区针刺样、刀割样疼痛,持续时间可长达数小时甚至数天,与体力活动无关,有时在休息时反而会发作,疼痛程度轻重不一,一般无明显的放射痛特点。
二、精神心理相关症状
1.情绪异常:常见焦虑、抑郁、恐惧等情绪问题,约50%-60%的患者存在明显焦虑状态,表现为紧张不安、坐立难安,对自身健康过度担忧,部分患者还可伴有抑郁情绪,出现兴趣减退、情绪低落等表现。
2.睡眠及认知问题:可伴有失眠、多梦,睡眠质量较差,同时还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认知方面的症状,这些精神心理症状往往会因情绪波动而加重。
三、其他伴随症状
1.呼吸困难:患者感觉空气不足,需深呼吸或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来缓解,每次发作持续时间较长,并非由呼吸系统疾病导致,而是与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呼吸调节异常有关。
2.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可出现多汗、手足发冷、双手震颤、尿频、大便次数增多或便秘等表现,这些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会随着情绪的变化而有所起伏,比如情绪紧张时多汗、震颤等症状可能会加重。不同年龄方面,青少年患者可能因学习压力等因素更容易出现情绪相关的精神心理症状波动;女性患者在生理期前后,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会使心血管系统及精神心理方面的症状相对更明显;有基础心理疾病病史的患者,其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症状可能更容易反复,且症状表现可能相对更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