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症是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致弥漫或局限性病变,病因有子宫肌层损伤、雌激素水平异常,症状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痛经、经量过多经期延长,诊断靠病史症状评估、妇科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分药物和手术,育龄期有生育需求者需谨慎选治疗方式,绝经后女性激素治疗要评估风险密切监测。
一、定义
子宫腺肌症是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所引发的弥漫性或局限性病变,属于妇科常见病症。
二、病因
1.子宫肌层损伤:多次妊娠、分娩、人工流产等操作易致使子宫肌层受损,进而使基底膜下的子宫内膜有机会侵入肌层,此为引发该病的关键因素之一。
2.雌激素水平异常:体内雌激素水平出现异常波动时,可能会促使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向肌层生长,从而增加患子宫腺肌症的风险。
三、症状表现
1.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多数患者会出现经期下腹部疼痛,且疼痛程度会随病程延长而逐渐加剧。
2.经量过多与经期延长:患者月经经期可能延长,经量较以往明显增多,长期如此可能会引发贫血等问题。
四、诊断方法
1.病史与症状评估: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月经情况、生育史等相关病史,并结合其痛经、经量改变等症状进行初步判断。
2.妇科检查:妇科检查时可能发现子宫均匀增大或局限性隆起,质地较硬且有压痛。
3.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是常用手段,可观察到子宫肌层回声不均,有助于辅助诊断;磁共振成像(MRI)对该病的诊断也具有较高价值。
五、治疗原则
1.药物治疗: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痛经症状,对于有避孕需求的患者,也可考虑使用含孕激素的宫内节育系统来改善经量过多等情况,但具体药物选择需依据患者个体情况综合判定。
2.手术治疗:针对症状严重、无生育需求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干预,如子宫切除术等,但需充分权衡手术利弊。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育龄期有生育需求者:需谨慎选择治疗方式,部分治疗可能会对生育功能产生影响,应在医生指导下综合评估后再确定治疗方案,以最大程度保障生育可能性。
2.绝经后女性:若选择激素治疗,需严格评估相关风险,如心血管疾病等发生风险,遵循个体化的治疗原则,密切监测身体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