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牙髓炎是由细菌感染等致牙髓受刺激引发炎症具剧痛等表现,病因主要是细菌经牙体病变侵入等,临床表现有自发性阵发性剧痛等及患牙有病灶等,诊断靠症状评估和牙髓活力测试,治疗以根管治疗缓解疼痛保存患牙,儿童需家长观察就医并安抚,孕妇择妊娠中期安全时机治疗且考虑药物安全。
一、定义
急性牙髓炎是牙髓组织发生的急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由细菌感染等因素导致牙髓受刺激引发炎症反应,牙髓内血管扩张、渗出增加,髓腔压力升高,从而产生剧烈疼痛等一系列症状。
二、病因
主要是细菌通过龋齿、牙隐裂、楔状缺损等牙体硬组织病变途径侵入牙髓,如深龋时细菌可经龋洞进入牙髓引起感染,此外,物理损伤(如重度创伤)、化学刺激(如使用刺激性强的充填材料)等也可能诱发,但最常见的是细菌感染导致牙髓发炎。
三、临床表现
1.疼痛特点:具有自发性、阵发性剧痛,疼痛在夜间往往加重,疼痛难以定位,患者常不能准确指出患牙部位,且温度刺激(冷、热刺激)可使疼痛加剧或诱发疼痛,疼痛发作时患者难以忍受。2.其他表现:患牙多可发现龋洞、牙体缺损等病灶,部分患者牙龈可能有轻度红肿现象。
四、诊断
1.症状评估:依据患者的自发性剧痛、夜间痛、温度刺激加重疼痛等典型症状进行初步判断。2.牙髓活力测试:通过冷诊、热诊等牙髓活力测试方法来判断牙髓的活力状态,辅助明确是否为急性牙髓炎及牙髓的具体情况。
五、治疗原则
以缓解疼痛、保存患牙为主要目标,通常采用根管治疗术,即通过清除感染的牙髓组织,进行根管预备、消毒和充填,以消除牙髓炎症,促进患牙恢复正常功能。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患急性牙髓炎时,因表达能力有限,家长需密切观察儿童口腔不适表现,如哭闹、拒食等情况,及时带儿童就医,儿童治疗时需考虑其配合度,治疗过程中要注重安抚,避免儿童产生恐惧心理影响治疗及恢复。2.孕妇:孕妇患急性牙髓炎时,治疗需谨慎选择时机,尽量避免在妊娠早期和晚期进行复杂的牙髓治疗,可在妊娠中期选择相对安全的时间进行必要治疗以缓解疼痛,同时要严格考虑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方式,最大程度保障孕妇和胎儿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