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治疗包括首要的基础治疗即机械清除菌斑牙结石并指导正确口腔清洁,若基础治疗后牙周袋深等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如翻瓣术、牙龈切除术,治疗后需长期维护定期复查调整方案,特殊人群中孕妇孕中期可做简单基础治疗,糖尿病先控血糖,老年人评估全身健康选温和方式并宣教,吸烟者需劝导戒烟。
一、基础治疗
牙周炎的基础治疗是首要步骤,包括机械清除菌斑及牙结石等局部刺激因素。首先通过超声波龈上洁治术去除牙龈上的菌斑、牙结石,然后进行龈下刮治术,彻底清除牙龈沟内及根面的菌斑、牙石,使根面平整,创造有利于牙周组织修复的局部环境。同时,需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口腔清洁方法,如巴氏刷牙法,建议使用牙线、间隙刷等辅助清洁工具,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有效控制菌斑附着。
二、手术治疗
若基础治疗后牙周袋仍深(≥5mm)或存在骨缺损、牙龈形态异常等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方式有牙周翻瓣术,通过翻瓣暴露病变区域,彻底清除感染组织,修整骨外形,必要时进行植骨以促进牙周组织再生;对于牙龈增生明显影响美观或功能的情况,可采用牙龈切除术,切除增生的牙龈组织,恢复牙龈生理外形。
三、维护治疗
牙周炎治疗后需长期维护,定期复查复诊。一般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包括牙周探诊、菌斑检测等,监控牙周状况。根据复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如发现菌斑控制不佳则加强口腔卫生指导,若有牙周袋复发等情况可能需再次进行治疗。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孕妇:孕期前3个月和后3个月一般避免复杂牙周治疗,以防流产或早产,可在孕中期(4~6个月)进行简单基础治疗,如龈上洁治,注意操作轻柔。
糖尿病患者:需先控制血糖水平,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8mmol/L以下、餐后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下后再进行牙周治疗,因为高血糖会影响牙周组织愈合,增加感染风险。
老年人:需综合评估全身健康状况,治疗时考虑其心肺功能等情况,选择相对温和的治疗方式,同时加强口腔卫生宣教,提高其口腔卫生维护的依从性,延缓牙周炎进展。
吸烟者:吸烟会加重牙周炎病情,治疗期间应劝导患者戒烟,因为吸烟会影响牙周组织血液循环及免疫功能,不利于牙周组织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