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治疗包含基础治疗中依牙石情况机械清除龈上下菌斑牙石并进行口腔卫生指导,药物辅助局部用抗菌药需考虑全身健康与过敏史,基础治疗未控时考虑手术如翻瓣术等并严格评估牙周状况,维护治疗定期复查依结果调整方案,孕妇选孕期稳定期轻柔治疗,儿童维护中着重培养口腔卫生习惯与监测牙周健康。
一、基础治疗阶段
1.机械清除菌斑牙石:通过超声洁治器去除龈上菌斑及牙石,此操作需根据患者牙石堆积程度规范进行,能有效减轻牙龈炎症。对于龈下菌斑牙石,采用龈下刮治器和根面平整技术,彻底清除龈沟内及根面的菌斑、牙石,使根面平整光滑,创造有利于牙周组织修复的局部环境,不同患者牙石分布和量不同,操作时需精准操作;2.口腔卫生指导:向患者传授正确刷牙方法,如巴氏刷牙法,强调每天早晚有效刷牙至少2分钟,同时指导使用牙线或间隙刷清理牙缝,儿童需家长协助监督刷牙,确保口腔清洁到位,不同年龄人群口腔清洁能力和需求有别,儿童因精细动作发展不完善,需更耐心指导和辅助。
二、药物辅助治疗
可局部使用抗菌药物,如米诺环素凝胶等,将其置入牙周袋内,发挥抑菌作用,控制牙周炎症。使用药物时需考虑患者全身健康状况,如有肝肾功能不全等情况需谨慎选择,同时关注患者药物过敏史,避免使用过敏药物。
三、手术治疗阶段
当基础治疗后牙周炎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如存在深牙周袋、牙龈增生影响美观或功能等情况时,可考虑手术治疗。例如翻瓣术,通过手术切开牙龈并翻开黏膜瓣,暴露病变的牙根面和牙槽骨,彻底清除感染组织,修整牙槽骨形态,然后将牙龈瓣复位缝合,手术的选择需严格评估患者牙周状况,包括牙周袋深度、牙槽骨吸收程度等;四、维护治疗阶段
治疗后需定期进行维护治疗,一般每3-6个月复查一次。复查内容包括口腔卫生状况、牙龈炎症情况、牙周袋深度、牙槽骨吸收情况等。根据复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如进一步强化口腔卫生指导或再次进行局部治疗。特殊人群方面,孕妇需在孕期相对稳定阶段(一般为4-6个月)进行必要治疗,治疗时需注意操作轻柔,避免过度刺激导致流产或早产;儿童处于牙周组织发育阶段,维护治疗中要着重培养长期良好口腔卫生习惯,定期监测牙周组织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