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分级包括NYHA分级和Killip分级,NYHA分级分四级,Ⅰ级日常活动不受限,Ⅱ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Ⅲ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Ⅳ级不能从事体力活动且休息时有心衰症状;Killip分级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心衰评估分四级,Ⅰ级无心衰征象但肺毛细血管楔压升高,Ⅱ级有轻至中度心衰,Ⅲ级为重度心衰伴急性肺水肿,Ⅳ级处心源性休克状态,临床评估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及特殊人群因素制定诊疗方案。
一、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
1.Ⅰ级:患者日常活动不受限,一般活动不会引发乏力、呼吸困难等心衰相关症状。例如,日常进行轻体力劳动,像正常速度步行、轻度家务劳动等,都不会出现心衰表现。
2.Ⅱ级:患者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休息时没有自觉症状,但在一般活动状态下,比如快速步行一段距离、上几层楼梯等,就会出现心衰症状,如呼吸困难、乏力等。
3.Ⅲ级: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低于平时一般活动量时就会出现心衰症状,比如平时能步行几百米,现在步行几十米就会出现气促、乏力等情况。
4.Ⅳ级: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在休息状态下也存在心衰症状,活动后症状会加重,比如静息时就有呼吸困难,稍微活动一下症状明显加重。
二、Killip分级
主要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引发的心力衰竭评估:
1.Ⅰ级:无心力衰竭的征象,但通过检查肺毛细血管楔压可发现升高,病死率约0-5%。此时患者一般状况较好,无明显心衰相关体征。
2.Ⅱ级:存在轻至中度心力衰竭,肺部啰音范围小于两肺野的50%,可出现第三心音、奔马律,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淤血表现,病死率约10-20%。患者可能有轻度呼吸困难等表现。
3.Ⅲ级:为重度心力衰竭,出现急性肺水肿,肺部啰音范围大于两肺野的50%,病死率约35-40%。患者会有明显的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等严重心衰表现。
4.Ⅳ级:处于心源性休克状态,血压低于90mmHg,伴有少尿、意识障碍、皮肤苍白湿冷等表现,病死率约85-95%。
不同分级反映了心力衰竭患者不同的心功能状态及病情严重程度,在临床评估中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准确判断,对于老年人等特殊人群,评估时要充分考虑其基础活动能力、基础病史等因素,以便制定合适的诊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