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疮系寒冷致局限性淤血性炎症皮肤病,寒冷季高发,好发暴露部位,初期有水肿红斑等表现,常依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以保暖复温等为主;脂肪瘤为常见软组织良性肿瘤由成熟脂肪细胞构成,可发身体任何有脂肪部位,表现为皮下可推动肿块,超声等辅助检查可鉴别,一般小无症状者观察,较大或有症状者可手术。
一、定义与病因区分
1.冻疮:系寒冷致局限性、淤血性、炎症性皮肤病,寒冷季节高发,因长期寒冷致局部血管收缩、血流淤滞、组织缺氧引发,好发于手指、手背、耳廓、鼻尖等暴露部位,儿童、末梢循环差者、缺乏运动者易患病。
2.脂肪瘤:常见软组织良性肿瘤,由成熟脂肪细胞构成,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脂肪代谢异常相关,可发于身体任何有脂肪部位,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倾向。
二、临床表现区别
1.冻疮:初期为局限性水肿性红斑、境界不清,伴瘙痒、肿胀,受热后瘙痒加剧,严重时现水疱、溃疡,病情反复局部皮肤增厚、粗糙。儿童皮肤薄嫩,冻疮症状更明显、恢复慢;老年人群血液循环弱,冻疮愈合迟缓。
2.脂肪瘤:表现为皮下单个或多个局限性肿块,质地柔软、可推动,一般无疼痛等不适,生长缓慢,大小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无特殊年龄或性别特异性独特临床表现。
三、影像学及其他检查鉴别
1.冻疮:通常依临床表现初步诊断,继发感染等时结合血常规检查,血常规可见白细胞升高等感染指标异常。
2.脂肪瘤:超声为常用辅助检查,超声下呈边界清晰低回声肿块、有包膜、内部回声均匀;深部或较大脂肪瘤需结合CT检查,CT表现为与脂肪密度相近肿块,助与其他软组织病变鉴别,儿童与老年人群检查操作及图像解读原则同,儿童需更细致观察图像细节。
四、治疗原则差异
1.冻疮:以保暖、复温、促进血液循环为主,可使用冻疮膏等外用药物(仅提及药物名称),儿童用需谨慎选儿童适用温和剂型、避刺激皮肤;未破溃者用维生素E软膏等改善循环,已破溃者防感染,患者需注意保暖、适当运动改善末梢循环,老年人群特需确保保暖措施有效、防冻疮复发加重。
2.脂肪瘤:一般较小无症状者定期观察;较大或有压迫症状者可考虑手术切除,儿童手术需充分评估麻醉及手术对生长发育影响,老年人群需考虑基础疾病对手术耐受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