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念珠菌病由念珠菌属感染引起,因感染类型不同症状有差异,急性假膜型(雪口病)多见于婴幼儿等,有白色假膜等症状;急性萎缩型多在长期用广谱抗生素等人群,有黏膜发红等不适;慢性肥厚型常见于免疫低下等,有结节状等增生;慢性萎缩型(义齿性口炎)主要在佩戴全口义齿者,有黏膜发红等症状
急性假膜型念珠菌病(雪口病)
好发人群:多见于婴幼儿,尤其是出生后不久的婴儿,也可见于长期使用抗生素、激素的人群等。
症状表现:口腔黏膜上可见白色或灰白色的凝乳状假膜,稍用力可擦掉,其下方为充血的黏膜。好发部位为颊、舌、软腭及唇,患儿可能会出现哭闹、拒食、哺乳困难等症状,这是因为口腔内假膜的存在影响了进食时的舒适感,婴儿由于无法用语言表达不适,主要通过哭闹等方式表现。
急性萎缩型念珠菌病
好发人群:多发生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接受化疗或放疗的患者,以及佩戴义齿的老年人等。
症状表现:口腔黏膜出现发红、糜烂及舌背乳头萎缩等情况,患者常感到口腔黏膜灼痛、口干等不适。长期使用抗生素导致口腔内正常菌群失调,念珠菌大量繁殖并侵袭口腔黏膜;化疗或放疗会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使念珠菌容易感染;佩戴义齿的老年人,义齿与口腔黏膜之间的环境适合念珠菌生长繁殖,从而引发炎症反应,出现上述症状。
慢性肥厚型念珠菌病
好发人群:常见于颊黏膜、舌背及腭部,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者、长期佩戴义齿者等。
症状表现:表现为口腔黏膜上的结节状或颗粒状增生,质地较硬,有时可呈斑块状。颊黏膜处的病变多对称发生,舌背病变可表现为乳头增生、肥厚等。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自身抵抗力差,难以抵御念珠菌的侵袭,容易出现慢性的组织增生性病变;长期佩戴义齿导致局部微环境改变,有利于念珠菌定植和生长,进而引起黏膜的异常增生。
慢性萎缩型念珠菌病(义齿性口炎)
好发人群:主要见于佩戴全口义齿的患者,尤其是上颌义齿的承托区黏膜。
症状表现:口腔黏膜发红,以腭部最为常见,病变区域黏膜呈鲜红色,有时可伴有口角炎,表现为口角区的皲裂、糜烂等。佩戴义齿的患者,义齿与黏膜之间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适宜念珠菌生长,而且义齿的压迫等因素会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和免疫功能,导致黏膜发生慢性炎症,出现上述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