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疮是因寒冷致肢体末梢或暴露部位局限性淤血性炎症皮肤病,寒冷潮湿及局部血液循环不良为诱因,初期有水肿性红斑伴痒热,严重现水疱溃疡,需保暖干燥,用维E乳膏,破溃用莫匹罗星;过敏性紫癜是血管变态反应病,与感染食物药物花粉等过敏及病原体感染有关,皮肤紫癜下肢臀部分批对称分布伴腹痛关节痛血尿等,依典型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诊断,需避过敏原用抗组胺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因血小板减少致皮肤黏膜出血分原发继发,原发与自身免疫异常有关,继发由感染药物等引起,有瘀点瘀斑黏膜出血严重内脏出血,儿童多原发,靠血常规骨髓穿刺诊断,原发用糖皮质激素,需避外伤防出血加重。
一、冻疮
1.定义与病因:冻疮是因寒冷引起的局限性、淤血性、炎症性皮肤病,多发生于肢体末梢或暴露部位,寒冷潮湿环境是主要诱因,局部血液循环不良易致发病。
2.临床表现:初期为局限性水肿性红斑,境界不清,按压褪色,可伴瘙痒、灼热,严重时出现水疱、溃疡等。
3.预防与处理:注意保暖,保持局部干燥,可使用维生素E乳膏等促进血液循环,已破溃者需预防感染,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等。
二、紫癜
(一)过敏性紫癜
1.定义与病因: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与感染、食物、药物、花粉等过敏因素及病原体感染有关,机体对致敏原产生变态反应,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增加。
2.临床表现:多有皮肤紫癜,多见于下肢及臀部,分批出现,对称分布,可伴腹痛、关节痛、血尿等。
3.诊断与处理:依据典型皮肤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如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血小板正常等)诊断,需避免接触过敏原,可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等治疗。
(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定义与病因:因血小板减少引起的皮肤、黏膜出血,分为原发性(特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多与自身免疫异常有关,继发性可由感染、药物等引起。
2.临床表现:皮肤出现瘀点、瘀斑,黏膜出血,严重时可有内脏出血,儿童多见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需注意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鉴别。
3.诊断与处理:通过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减少)、骨髓穿刺等诊断,原发性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治疗,需避免外伤,防止出血加重,特殊人群(如儿童)需尤其注意防护,因低龄儿童出血风险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