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狂症是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以情感高涨或易激惹为主要临床相,伴随精力旺盛、言语增多、活动增多,以及幻觉、妄想、冲动行为等精神病性症状,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倾向。
1.情感高涨:表现为轻松愉快、热情洋溢、兴高采烈、无忧无虑,自我感觉良好,自我评价过高,甚至夸大妄想。
2.活动增多:表现为忙碌不停、做事有始无终、爱管闲事、喜欢与人交往、好花钱、挥霍无度、性欲亢进、睡眠减少。
3.言语增多:表现为口若悬河、滔滔不绝、高谈阔论、废话连篇、内容重复、给人一种言语增多、废话连篇的感觉。
4.思维奔逸:表现为反应敏捷、思潮汹涌、联想丰富、口若悬河、高谈阔论、风趣幽默,但思维活动易受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话题突然转变。
5.意志行为增强:表现为活动增多、做事冲动、不计后果、随心所欲、不考虑后果、好斗、攻击行为、鲁莽行为、破坏行为等。
6.幻觉、妄想:部分躁狂症患者可能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如幻听、幻视、被害妄想、夸大妄想等。
7.其他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睡眠障碍、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躁狂症的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有些患者可能只有部分症状,而有些患者可能症状较为严重。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躁狂症的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常用的药物包括锂盐、抗癫痫药、抗精神病药等。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提高应对压力和情绪的能力。物理治疗包括电抽搐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等,适用于严重躁狂发作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
此外,躁狂症的治疗需要长期坚持,患者和家属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按时服药,定期复查,避免自行停药或增减药量。同时,患者和家属也需要注意日常生活的护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饮酒等,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营养,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患者,躁狂症的症状可能不太典型,容易被忽视或误诊。家长和老师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寻求专业帮助。同时,对于有躁狂症家族史的人群,应该定期进行心理评估和筛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