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部位常见于盆腔等区域病因有经血逆流、遗传因素、免疫炎症因素症状包括继发性进行性加重的痛经、非经期盆腔持续痛、不孕、月经异常诊断依靠妇科检查、影像学检查、血清CA125测定治疗有药物和手术治疗特殊人群中育龄女性需评估生育力等绝经后女性需监测病情有家族史人群需定期妇科检查。
一、定义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部位的疾病,常见于盆腔、卵巢、腹腔等区域。
二、病因
1.经血逆流:经期时子宫内膜碎片随经血逆流,经输卵管进入盆腔,种植于局部组织。2.遗传因素:家族中有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时,发病风险较高,与基因遗传相关。3.免疫炎症因素:免疫系统异常时,无法有效清除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导致疾病发生。
三、症状
1.痛经:多为继发性痛经且进行性加重,疼痛部位常见于下腹深部及腰骶部。2.慢性盆腔痛:非经期也可出现盆腔区域持续疼痛。3.不孕:约50%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伴有不孕,因异位症可能影响输卵管、卵巢功能。4.月经异常: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经前点滴出血等。
四、诊断
1.妇科检查:可触及盆腔内触痛性结节、子宫后倾固定等体征。2.影像学检查:超声可发现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等;MRI对盆腔内异位病灶诊断价值较高。3.血清CA125测定:部分患者血清CA125水平升高,可作为辅助诊断及病情监测指标,但特异性不高。
五、治疗
1.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可缓解疼痛;避孕药通过抑制排卵、减少月经血逆流以抑制异位内膜生长;GnRH-a能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使异位内膜萎缩。2.手术治疗:保守性手术适用于有生育要求者,尽量保留子宫和卵巢组织;半根治性手术适用于无生育要求、病变较重的年轻患者,切除子宫及部分附件;根治性手术适用于无生育要求、病变严重的老年患者,切除子宫和双侧附件。
六、特殊人群考虑
1.育龄女性:不孕为常见问题,需评估生育力,必要时借助辅助生殖技术助孕,同时关注疾病对妊娠过程的影响(如增加流产风险等)。2.绝经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异位内膜可能逐渐萎缩,但仍需监测病情变化,若出现异常症状需及时处理。3.有家族史人群:遗传因素致发病风险高,需定期行妇科检查,早期发现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