痱子是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因汗液分泌过多蒸发不畅致汗管堵塞破裂引发的浅表炎症,常见儿童等,有红痱、白痱、脓痱等表现,预防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等并外用清凉粉剂;真菌感染由皮肤癣菌等真菌引起,可通过接触传播,有体癣、足癣等表现,靠真菌镜检培养诊断,预防要注意个人卫生等;儿童皮肤娇嫩易患需选棉质透气衣物勤清洁,老年人皮肤功能减退要加强保湿清洁,免疫低下者易受真菌感染需控基础病早做病原学检测规范治疗。
一、痱子
1.定义与病因:痱子是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汗液分泌过多且蒸发不畅,致汗管堵塞、破裂,汗液渗入周围组织引发的浅表炎症。常见于儿童、肥胖者及长期卧床者,环境温度高、湿度大、出汗多为主要诱因。
2.临床表现:
红痱:成批出现圆尖形针头大小丘疹、丘疱疹,周围有轻度红晕,伴灼热、刺痒感。
白痱:非炎症性小水疱,壁薄清亮,无红晕,多自行吸收。
脓痱:多由红痱发展而来,丘疹顶端有微小脓疱,常继发于皮肤破损后细菌感染。
3.预防与处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室内通风降温,穿着宽松透气衣物。局部可外用清凉粉剂(如炉甘石洗剂)缓解症状,避免搔抓以防继发感染。
二、真菌感染
1.定义与病因:真菌感染由皮肤癣菌等真菌引起,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源传播,或自身其他部位真菌感染扩散所致。易感人群包括皮肤屏障功能受损者、免疫功能低下者等。
2.临床表现:
体癣:表现为环形或多环形红斑,边缘有丘疹、水疱,中央趋于消退。
足癣:分为糜烂型(趾间浸渍发白)、水疱型(足底或趾间水疱)、鳞屑角化型(皮肤干燥、脱屑、增厚)等类型。
3.诊断与预防:通过真菌镜检、培养明确诊断。预防需注意个人卫生,不与他人共用鞋袜、毛巾等,保持皮肤干燥,避免接触传染源。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皮肤娇嫩,易患痱子和真菌感染,应选择棉质透气衣物,勤洗澡保持皮肤清洁,玩耍后及时清洁皮肤,若发生皮肤问题需谨慎选择温和外用制剂。
2.老年人:皮肤功能减退,汗腺分泌及屏障功能下降,需加强皮肤保湿与清洁,衣着宽松,发现皮肤异常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滥用药物。
3.免疫功能低下者:如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更易受真菌感染影响,需严格控制基础疾病,加强皮肤护理,若怀疑真菌感染应尽早进行病原学检测并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