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结膜炎是致病性真菌感染结膜致炎,病因包括眼部外伤、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等,常见致病真菌有曲霉菌、念珠菌,临床表现有眼部异物感等,诊断通过病史采集和实验室检查,治疗用抗真菌药物,预防需避免眼部外伤、合理用药、增强免疫力,儿童应避免自行用激素类药物,老年人需加强眼部防护并定期体检排查。
一、定义
真菌性结膜炎是由致病性真菌感染结膜组织引发的炎症性疾病,致病真菌通过接触、局部用药不当等途径侵入眼部结膜,破坏结膜正常结构与功能。
二、病因
1.危险因素:眼部外伤(如植物性异物刺伤等)、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如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等,易增加真菌性结膜炎发生风险。2.常见致病真菌:曲霉菌属、念珠菌属等为常见致病真菌,其中曲霉菌多由环境中霉变物质接触眼部所致,念珠菌则常与机体菌群失调相关。
三、临床表现
患者多有眼部异物感、畏光、流泪、分泌物增多等症状,结膜充血明显,可见灰白色或黄白色浸润灶,病情严重时可累及角膜,影响视力。
四、诊断
1.病史采集:询问眼部外伤史、用药史及基础疾病史等,了解可能的真菌接触或感染诱因。2.实验室检查:通过结膜刮片镜检查找真菌菌丝或孢子,必要时行真菌培养,明确致病真菌种类,为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
五、治疗
主要采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如局部使用那他霉素滴眼液等抗真菌制剂,抑制真菌生长繁殖。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根据真菌种类及药敏结果调整用药。
六、预防
1.避免眼部外伤:工作或生活中注意保护眼部,防止植物性异物等损伤结膜。2.合理用药:遵医嘱规范使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避免长期滥用导致菌群失调引发真菌感染。3.增强免疫力:健康人群应保持良好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度运动以提升机体免疫力;基础疾病患者需积极控制原发病,降低感染风险。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眼部皮肤黏膜娇嫩,应避免自行使用激素类药物,若出现眼部不适需及时就医,由专业医师评估后规范处理,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2.老年人:老年人多伴有机体免疫力下降及基础疾病,需加强眼部防护,定期体检监测眼部健康,一旦发现眼部异常(如异物感、分泌物增多等)应尽早就诊,及时排查真菌性结膜炎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