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性甲状腺肿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良性疾病,大多数结节性甲状腺肿不会自行消退,少数可因自身退变形成囊肿,极少数会发生恶变,其病因与碘摄入量、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甲状腺激素需求增加、遗传因素等有关,患者可出现颈部肿块、颈部压迫感、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症状,检查方法包括甲状腺超声、甲状腺功能检查、甲状腺核素扫描、颈部CT或MRI等,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性碘治疗等。
1.病因:
碘摄入量过高或过低:碘摄入量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导致甲状腺肿。
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某些酶的缺陷或甲状腺球蛋白的基因突变可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引起甲状腺肿。
甲状腺激素需求增加:在青春期、妊娠期、哺乳期或绝经期,甲状腺激素的需求增加,可导致甲状腺肿。
遗传因素:某些家族性甲状腺肿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2.症状:
颈部肿块:多数为单发,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质地韧,无压痛,随吞咽上下移动。
颈部压迫感:肿块较大时,可压迫气管、食管或喉返神经,引起呼吸困难、吞咽困难或声音嘶哑等症状。
甲状腺功能异常:部分患者可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的症状。
3.检查:
甲状腺超声:可了解甲状腺的大小、形态、结构及结节的位置、大小、数量、形态、边界、回声等情况。
甲状腺功能检查:包括血清甲状腺素(T3、T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等。
甲状腺核素扫描:可了解甲状腺的功能状态。
颈部CT或MRI:有助于了解甲状腺肿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4.治疗:
一般治疗:适用于结节性甲状腺肿体积较小、无明显症状者。包括适当休息、补充足够的热量和营养、避免刺激性食物等。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甲状腺肿引起的压迫症状或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症状。常用的药物有甲状腺素片、抗甲状腺药物等。
手术治疗:适用于结节性甲状腺肿体积较大、有明显压迫症状、疑有恶变或甲状腺功能亢进经药物治疗无效者。手术方法包括甲状腺部分切除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等。
放射性碘治疗:适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
总之,结节性甲状腺肿是否会消退取决于多种因素,如结节的大小、性质、患者的年龄、症状等。大多数结节性甲状腺肿需要定期复查甲状腺超声和甲状腺功能,必要时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