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可以通过规范治疗得到有效控制和改善,治疗包括基础治疗和手术治疗等,不同人群治疗有特点及注意事项,治疗后需长期维护,坚持良好口腔卫生习惯、定期复查,多数患者可控制病情维持牙齿健康功能
一、治疗方法及原理
牙周炎的治疗主要包括基础治疗、手术治疗等。基础治疗是牙周炎治疗的第一步,主要是通过机械清除菌斑、牙石等局部刺激因素。例如,龈上洁治术是使用超声洁牙机等设备去除牙龈上的牙石和菌斑;龈下刮治术则是深入到牙龈下方去除龈下的牙石和菌斑,这是因为牙菌斑和牙石是引发牙周炎的主要局部因素,去除这些刺激因素能阻止炎症进一步发展。手术治疗则适用于基础治疗后效果不佳或有较严重牙周组织破坏的情况,如牙周翻瓣术等,通过手术可以更彻底地清除病变组织,修整牙龈和牙槽骨的形态等。
二、不同人群的治疗特点及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患牙周炎相对较少,但如果发生,多与不良口腔卫生习惯、全身性疾病等有关。比如一些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等全身性疾病的儿童,在治疗牙周炎时需要更加谨慎,要充分考虑其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治疗过程中要注重口腔卫生的指导,因为儿童自我口腔清洁能力较差,需要家长帮助监督刷牙等口腔清洁行为。
成年人:成年人是牙周炎的高发人群,往往与长期的吸烟、口腔卫生维护不佳、患有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有关。对于吸烟的成年人,在治疗牙周炎时,需要劝导其戒烟,因为吸烟会影响牙周组织的血液循环,不利于牙周炎的恢复;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成年人,要积极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环境会加重牙周组织的炎症,只有血糖得到良好控制,牙周炎的治疗才能更顺利地进行。
老年人:老年人牙周炎患者较多,常伴有牙龈退缩、牙根暴露等情况。在治疗时要注意操作的轻柔,避免对已经敏感的牙龈和牙根造成过度刺激。同时,老年人可能存在多种慢性疾病,在选择治疗方案时要综合考虑其整体健康状况,确保治疗的安全性。
三、治疗后的维护
牙周炎治疗后需要长期维护。患者要坚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至少刷牙2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还可以使用牙线、牙缝刷等辅助清洁工具。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一般每3-6个月要到口腔科复查一次,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防止牙周炎复发。如果出现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等情况要及时就诊。通过规范的治疗和长期的维护,大多数牙周炎患者可以控制病情,维持牙齿的健康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