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有盆腔疼痛多为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等表现、月经有经量增多等异常、不孕率较高、性交时有不适、肠道有腹痛等症状、泌尿系统有周期性尿频等症状,妇科检查可触及盆腔触痛性结节等,不同年龄阶段体征有差异,主要发生在女性群体,长期久坐等生活方式及有相关病史者发病概率高症状更复杂。
一、症状表现
1.盆腔疼痛:多为继发性痛经,且呈进行性加重,疼痛部位常为下腹深部及腰骶部,可放射至会阴、肛门、大腿等部位,部分患者非经期也存在盆腔疼痛,其机制与异位内膜病灶受卵巢激素影响周期性出血,刺激局部组织引起炎症反应及粘连等有关。
2.月经异常: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淋漓不尽等,这与异位内膜影响子宫肌层收缩及卵巢功能异常等因素相关,研究显示约15%-30%的患者有月经异常表现。
3.不孕: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不孕率较高,约30%-50%,可能是盆腔微环境改变影响精子和卵子结合、免疫功能异常导致自身免疫反应损伤生殖系统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4.性交不适:多见于直肠子宫陷凹有异位病灶或因局部粘连使子宫后倾固定的患者,性交时由于碰撞或子宫收缩上提可引发疼痛,相关研究表明约30%的患者存在性交不适症状。
5.肠道症状:若肠道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可出现腹痛、腹泻、便秘或周期性便血等,当异位内膜侵犯乙状结肠、直肠时,在经期可因病灶出血刺激肠道出现相应症状。
6.泌尿系统症状:异位内膜侵犯膀胱时,可出现周期性尿频、尿痛、血尿等,这是因为异位的内膜组织在膀胱黏膜下周期性出血,刺激膀胱黏膜引起一系列症状。
二、体征表现
妇科检查时可触及盆腔内有触痛性结节,子宫多后倾固定,直肠子宫陷凹、宫骶韧带或子宫后壁下方等部位可触及与子宫相连的囊性偏实不活动包块,边界多不清,触痛明显。不同年龄阶段表现略有差异,育龄女性上述体征相对典型,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体征可能因病程较短等因素相对不典型,而老年女性异位症患者体征可能因组织萎缩等情况表现不明显,但仍可通过详细检查发现相关异常。性别方面,主要发生在女性群体,男性罕见子宫内膜异位症情况。生活方式上,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等可能影响盆腔血液循环,增加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风险,进而影响其症状表现的呈现;有相关病史如生殖道畸形等的女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概率较高,症状表现可能更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