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牙齿矫正怎么做
儿童正畸需专业医生进行口腔检查与影像评估及收集健康史来精准评估错颌情况,据此选择早期干预或恒牙期矫正方案,矫正过程中要按要求佩戴调整矫治器并强化口腔卫生,同时注意饮食管控、监测生长发育和给予心理关怀。
一、评估阶段
1.1口腔检查与影像评估:由专业正畸医生对儿童口腔进行全面检查,包括牙齿排列、咬合关系等,并通过曲面断层片等影像学检查了解牙齿及颌骨的具体结构,精准评估错颌畸形的类型(如牙列拥挤、地包天等)及严重程度,不同年龄段儿童(乳牙期、替牙期、恒牙早期)的口腔发育特征不同,需针对性分析。
1.2健康史收集:记录儿童既往口腔病史、全身健康状况,若存在全身疾病(如某些综合征)可能影响矫正方案,需综合考量以制定适配计划。
二、矫正方案选择
2.1早期干预(乳牙期、替牙期):若儿童存在吮指、口呼吸等不良习惯或轻度牙列不齐,可采用活动矫治器等简单矫治器进行早期干预,引导颌骨正常发育,此阶段儿童配合度低,需家长协助监督纠正不良习惯。
2.2恒牙期矫正:恒牙基本萌出后,依据错颌情况选择固定矫治器(金属托槽、陶瓷托槽等)或隐形矫治器等,固定矫治器应用广泛,通过托槽与钢丝施力移动牙齿;隐形矫治器美观但费用较高,需结合儿童口腔状况与家长意愿抉择。
三、矫正过程
3.1矫治器佩戴与调整:佩戴固定矫治器者需每4-6周复诊,医生依牙齿移动状况调整钢丝力量以推动牙齿至理想位置;佩戴隐形矫治器者需按医嘱定期更换矫治器,保证牙齿逐步移动。矫正中牙齿会有轻微不适,属正常反应,一般1-2周可适应,若不适持续加重需及时复诊。
3.2口腔卫生维护:矫正期间需强化口腔清洁,指导儿童使用正畸牙刷、牙线等工具,每日至少刷牙3次,饭后用清水或漱口水漱口,以防龋齿、牙龈炎等问题,儿童自我清洁意识弱,家长需监督协助。
四、注意事项与特殊人群提示
4.1饮食管控:避免食用过硬(坚果)、过粘(口香糖)食物,以防矫治器损坏或脱落,影响矫正进程,需引导儿童选择软食。
4.2生长发育监测:关注儿童矫正期间的生长发育,因颌骨仍在发育,需动态评估调整矫正计划,不同年龄段儿童生长潜力有别,要适配生长变化。
4.3心理关怀:矫正中儿童可能因外观变化产生心理压力,需给予心理疏导,鼓励积极面对,家长要留意儿童情绪,营造良好心理环境,隐形矫治器相对美观,可减轻外观带来的心理负担,但仍需关注心理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