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常见症状包括视力减退(随晶状体混浊加重视力渐降,年龄大、长期户外工作者易出现)、视物重影(晶状体混浊不均致光线折射不均,中老年人及糖尿病患者易出现)、畏光(对强光敏感,长期精细用眼者易出现)、色觉异常(晶状体混浊影响颜色感知,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风险增加)、视野缺损(晶状体混浊范围扩大致视野变小,高度近视且年龄大人群易出现)。
视力减退:这是白内障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症状。随着晶状体混浊程度的加重,视力会逐渐下降。例如,早期可能只是轻微的视力模糊,看东西不如以前清晰,看远处的物体时可能觉得模糊不清,阅读书报等精细活动也会变得困难。年龄较大的人群如果出现这种视力逐渐下降的情况,要警惕白内障的可能;长期在户外工作、受到紫外线照射较多的人,由于紫外线可能加速晶状体混浊,也更容易出现视力减退的症状。
视物重影:晶状体混浊不均匀时,可能会导致光线折射不均匀,从而出现视物重影的现象。比如原本看东西是一个清晰的影像,现在会变成两个重叠的影像。这种情况在中老年人中较为常见,而且随着白内障病情的发展,重影的情况可能会逐渐加重。对于一些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由于高血糖可能影响晶状体的代谢,进而加速白内障的发展,更容易出现视物重影的症状。
畏光:患者会对光线敏感,尤其是强光,出现畏光的情况。在太阳光下或者明亮的环境中,会觉得眼睛不舒服,不愿意睁眼。这是因为混浊的晶状体对光线的过滤和折射发生了变化,过多的光线进入眼内刺激视网膜。长期从事精细用眼工作的人群,如长时间使用电脑的办公族,本身眼睛的调节功能可能相对较弱,患白内障时更容易出现畏光的症状。
色觉异常:晶状体混浊可能会影响对颜色的感知,患者会感觉物体的颜色不如以前鲜艳,出现色觉异常的情况。例如,原本鲜艳的红色可能会变得暗淡,蓝色看起来也不如以往明亮。患有某些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的人群,由于血管状态可能影响晶状体的营养供应,进而影响晶状体的正常功能,导致色觉异常的发生风险增加。
视野缺损:随着白内障的进展,晶状体混浊的范围扩大,可能会出现视野缺损的情况,即眼睛能看到的范围变小。比如原本能看到周围较大范围的物体,现在只能看到中间有限的区域。对于患有高度近视且年龄较大的人群,由于近视本身可能已经对眼内结构产生了一定影响,再加上年龄增长导致的晶状体变化,更容易出现视野缺损的白内障相关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