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息肉是慢性宫颈炎表现由宫颈管黏膜局部增生突出形成,病因有慢性炎症长期刺激、内分泌紊乱、病原体感染,临床表现多数无症状或有阴道少量出血、白带异常、肿物脱出,诊断靠妇科检查及宫颈刮片、阴道镜等辅助检查,治疗主要是手术切除,术后需注重私处卫生防感染、短期内避免性生活,有复发倾向者定期复查,育龄期女性要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等,妊娠期女性视情况决定是否手术。
一、定义
宫颈息肉是慢性宫颈炎的一种常见表现形式,由宫颈管黏膜局部增生,并逐渐向宫颈外口突出所形成的赘生物,其颜色鲜红、质地较软且易出血。
二、病因
1.慢性炎症长期刺激:长期的宫颈局部慢性炎症(如阴道炎、宫颈炎未得到有效控制等)可促使宫颈黏膜过度增生,加之子宫存在排除异物的生理倾向,使得增生的黏膜逐渐自基底部向宫颈外口突出而形成息肉。
2.内分泌紊乱: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会对宫颈黏膜产生刺激,进而促进宫颈息肉的形成。
3.病原体感染: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厌氧菌等病原体感染宫颈部位,可能引发炎症反应,与宫颈息肉的发生存在关联。
三、临床表现
1.无症状情况:多数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往往在妇科检查时偶然被发现。
2.有症状表现
阴道少量出血:部分患者可出现阴道少量点滴状出血,颜色鲜红,在性生活后或排便用力时容易诱发。
白带异常:白带增多且颜色发黄,部分患者的白带中带有血丝。
肿物脱出:若息肉较大,可能会脱出宫颈口,导致阴道口有肿物脱出。
四、诊断方法
1.妇科检查:通过妇科检查可直接观察到宫颈息肉的形态、大小、位置等情况。
2.辅助检查
宫颈刮片检查:用于初步排除宫颈病变,明确宫颈细胞是否存在异常。
阴道镜检查:能更清晰地观察宫颈局部的详细情况,有助于准确诊断宫颈息肉。
五、治疗方式
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切除,通常行宫颈息肉摘除术,该手术操作相对简便,一般在门诊即可完成。
六、注意事项
1.术后护理:术后需注重私处卫生,防止感染,短期内避免性生活。
2.复发监测:对于有复发倾向的患者,应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复发情况。
3.特殊人群注意
育龄期女性:需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避免长期慢性炎症刺激,注意性生活卫生,降低宫颈息肉的发生风险。
妊娠期女性:发现宫颈息肉时,需根据具体状况决定是否进行手术。若出现出血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处理,因妊娠期间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息肉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