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念珠菌病是念珠菌属真菌侵犯口腔黏膜引发的感染性疾病常见病原体为白色念珠菌,其分型及表现有假膜型好发新生儿口腔黏膜有白色凝乳状可擦去的斑点或斑膜;萎缩型多见于长期佩戴义齿者表现为黏膜发红水肿有斑点状假膜伴口干烧灼感;增生型与念珠菌毒力强及宿主免疫状态相关黏膜增生有硬结常见于免疫低下或长期用药者,病因是念珠菌属为条件致病菌宿主抵抗力下降时易发病诱因包括婴幼儿免疫不完善、长期用广谱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佩戴义齿清洁不当、全身性疾病致免疫降低等,诊断依据临床症状结合涂片镜检见菌丝和孢子、真菌培养确诊可明确种类及药敏,特殊人群注意婴幼儿用抗真菌药防误吸需医生指导并保持口腔清洁;佩戴义齿者要每日清洗义齿保持口腔卫生;免疫低下人群需积极治基础病密切关注口腔状况定期检查出现症状及时规范治疗。
一、定义
口腔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属真菌侵犯口腔黏膜引发的感染性疾病,其中白色念珠菌为最常见的病原体。
二、分型及表现
(一)假膜型
亦称雪口病,好发于新生儿,口腔黏膜表面覆盖白色凝乳状斑点或斑膜,可擦去,擦去后局部黏膜潮红、可有轻度出血。
(二)萎缩型
包括义齿性口炎,多见于长期佩戴义齿的患者,表现为黏膜发红、水肿、有斑点状假膜,患者可感口干、烧灼感。
(三)增生型
常与白色念珠菌毒力强及宿主免疫状态相关,黏膜呈增生性改变,可出现硬结,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者或长期使用某些药物者。
三、病因
念珠菌属为条件致病菌,当宿主全身或局部抵抗力下降时易发病,常见诱因包括:婴幼儿免疫功能尚未完善;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破坏口腔正常菌群平衡;佩戴义齿且清洁不当;HIV感染、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导致机体免疫力降低者易患。
四、诊断
依据临床症状表现,结合涂片镜检(可见念珠菌菌丝和孢子)、真菌培养等检查确诊,通过镜检与培养可明确念珠菌的种类及药敏情况。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婴幼儿
由于其吞咽功能不完善,使用抗真菌药物时需避免误吸,且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用药,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喂奶后可喂少量温水清洁口腔。
(二)佩戴义齿者
需注意义齿的清洁,每日取下义齿进行清洗,保持口腔局部卫生,减少念珠菌附着滋生的机会。
(三)免疫低下人群
如HIV感染者、糖尿病患者等,除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外,要密切关注口腔状况,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一旦出现口腔念珠菌感染相关症状,需及时就医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