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是常见生理现象非病理状态,由雌激素致宫颈管内柱状上皮外移宫颈表面。雌激素影响下青春期后等不同时期表现不同,多数无症状,少数有接触性出血,需与病理性糜烂、上皮内瘤变及癌鉴别,青春期、妊娠期、绝经后女性有不同情况及应对。
一、定义
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并非病理状态。它是由于雌激素的作用,宫颈管内的柱状上皮外移至宫颈表面,使得宫颈表面呈现出红色颗粒样改变,外观类似糜烂,但实际上与真正的病理性宫颈糜烂不同。
二、发生机制
雌激素影响:女性在青春期前,体内雌激素水平较低,宫颈柱状上皮主要位于宫颈管内。而在青春期后,尤其是生育年龄的女性,体内雌激素分泌增加,会促使宫颈管内的柱状上皮向外延伸,覆盖宫颈表面。妊娠期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进一步升高,这种柱状上皮异位的情况会更加明显,分娩后,随着雌激素水平逐渐恢复正常,柱状上皮会回缩至宫颈管内。
三、临床表现
多数无症状:大部分有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女性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通常是在妇科检查时被发现。
少数可能有异常表现:少数人可能会出现接触性出血,比如在性交后或妇科检查后有少量阴道出血,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
四、与疾病的鉴别
与病理性宫颈糜烂鉴别:病理性宫颈糜烂多是由于病原体感染等因素导致宫颈上皮的炎性改变,患者可能伴有白带增多、发黄、异味等症状,妇科检查时宫颈表面不仅有外观上的改变,还可能有炎症相关的表现,如宫颈局部充血、水肿等,而宫颈柱状上皮异位一般没有这些炎症表现。
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鉴别:通过宫颈细胞学检查(如TCT)和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等可以进行鉴别。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患者TCT检查通常是正常的,而宫颈上皮内瘤变或宫颈癌患者的相关检查会有异常发现。
五、特殊人群情况
青春期女性:青春期女性由于体内雌激素开始波动变化,可能出现生理性的宫颈柱状上皮异位,一般无需特殊处理,随着年龄增长,体内激素水平逐渐稳定,部分情况可能会自行缓解。
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高,宫颈柱状上皮异位会更明显,这是生理适应性改变,产后需关注宫颈柱状上皮是否恢复至孕前状态,一般产后6-8周可复查评估。
绝经后女性:绝经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宫颈柱状上皮应回缩至宫颈管内,如果仍有柱状上皮异位表现,需警惕是否有其他异常情况,如是否存在宫颈病变等,要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