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表现包括牙龈炎症(不同人群有别)、形成病理性加深牙周袋(受吸烟、基础病等影响)、影像学可见牙槽嵴顶吸收(不同人群相关因素不同)、牙槽骨吸收达一定程度致牙齿不同程度松动移位(各年龄阶段表现有差异及受相关因素影响)。
一、牙龈炎症表现
牙周炎初期多表现为牙龈炎症,患者刷牙或咬硬物时易出现牙龈出血,牙龈呈现红肿状态,这是由于牙菌斑、牙石等局部刺激物引发牙龈组织的炎症反应,菌斑中的细菌及其产物刺激牙龈结缔组织内的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导致牙龈红肿易出血。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青少年患牙周炎时牙龈炎症表现可能因局部菌斑控制情况及全身因素有所不同,成人牙周炎患者牙龈炎症多由长期菌斑牙石积累所致;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因体内激素水平变化,牙龈对局部刺激的反应性可能增强,炎症表现可能更明显。
二、牙周袋形成
牙周组织遭到破坏后会形成病理性加深的牙周袋,通过牙周探针检查可发现牙周袋深度超过3mm。牙周袋是牙周炎的重要特征性表现之一,袋内壁上皮及结合上皮炎症、变性甚至坏死脱落,袋内有炎性渗出物、细菌等。对于有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影响牙周组织的血液循环及免疫功能,更容易促进牙周袋的形成及发展;有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牙周组织对细菌感染的抵抗力下降,牙周袋形成可能更快且更难控制。
三、牙槽骨吸收
通过影像学检查(如X线)可见牙槽嵴顶吸收,牙槽骨高度降低。牙槽骨吸收是牙周炎导致支持组织破坏的重要表现,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牙槽骨垂直吸收等不同类型的吸收。儿童青少年若存在全身系统性疾病(如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等),可能影响牙槽骨的正常发育及代谢,增加牙槽骨吸收的风险;成人牙周炎患者牙槽骨吸收多与长期慢性炎症刺激相关,吸烟会加剧牙槽骨吸收的进程,因为吸烟产生的有害物质会抑制成骨细胞活性并促进破骨细胞活性,加速牙槽骨的破坏。
四、牙齿松动移位
当牙槽骨吸收达到一定程度时,牙齿支持力量不足,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松动。严重的牙周炎可导致牙齿松动甚至移位,例如前牙可能向唇侧或舌侧移位。不同年龄阶段,牙齿松动移位的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青少年牙周炎患者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影响牙齿的正常萌出及排列,导致牙齿松动移位;老年患者因牙周组织生理性退变及长期炎症积累,牙齿松动移位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且生活方式中若存在不正确的咀嚼习惯等,会加重牙齿松动移位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