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光是屈光不正的一种,因眼球不同径线屈光力有差异致平行光线经眼屈光系统后不能在视网膜聚单一焦点,正常眼球角膜等应是光滑对称球面,散光患者角膜等非正球面;规则散光按主径线关系分顺规(最大屈光力经线在90°±30°方向)、逆规(在180°±30°方向)、斜轴(其他倾斜方向),多由角膜形态异常引发,不规则散光常见于角膜病变难用常规柱镜矫正;儿童散光未及时矫正可影响视觉发育致弱视等,成年人散光与用眼习惯改变、眼部手术等有关,特殊人群如角膜疾病患者需治原发病稳定散光,儿童散光要定期查视力及时矫正干预。
一、散光的基本定义
散光是屈光不正的一种类型,是由于眼球在不同径线上的屈光力存在差异,致使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后,无法在视网膜上汇聚成单一清晰焦点,而是形成两条焦线以及最小弥散斑的屈光状态。正常眼球的角膜与晶状体表面应是光滑对称的球面,而散光患者的角膜或晶状体表面并非正球面,例如可能呈现椭圆形,从而使不同方向的光线折射能力有别。
二、散光的分类
(一)规则散光
规则散光依据两条主径线的关系可细分为顺规散光、逆规散光和斜轴散光等。顺规散光指的是最大屈光力经线在90°±30°方向;逆规散光为最大屈光力经线在180°±30°方向;斜轴散光则是最大屈光力经线位于其他倾斜方向。规则散光大多由角膜形态异常引发,像先天性角膜发育不规则等情况较为常见。
(二)不规则散光
不规则散光常见于角膜病变,例如角膜溃疡、圆锥角膜等,这类散光由于角膜表面不平整,难以用常规柱镜矫正。
三、不同人群散光的特点及影响
(一)儿童人群
儿童时期眼球尚在发育中,散光可能与眼球发育相关。若儿童存在散光且未及时矫正,可能会影响视觉发育,进而引发弱视等问题。例如,儿童长期处于散光状态下视物,会导致双眼视觉发育不均衡,影响立体视等高级视觉功能的形成。
(二)成年人群
成年人的散光可能与用眼习惯改变、眼部手术等因素有关。长期不良用眼习惯,如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等,可能会使散光度数发生变化;眼部手术(如角膜屈光手术等)也可能导致术后出现散光情况。
(三)特殊人群
患有角膜疾病的患者出现散光时,需积极治疗原发病以稳定散光状态。比如圆锥角膜患者,随着病情进展散光度数会不断变化,要密切监测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儿童散光患者需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密切关注其视觉发育进程,一旦发现散光影响视觉发育,应及时进行矫正干预。